昆山腔的拼音、解释、组词

昆山腔的简介:

kūn shān qiāng
1.见"昆腔"。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流行于大陆地区江浙一带的的剧种。参见「昆腔」条。

昆山腔,又称昆曲、昆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声腔剧种,发源于苏州昆山一带,在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达到顶峰。它起源于16世纪末的明朝万历年间,由魏良辅等人在南戏基础上改革而成,融合了唱、做、念、打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具有独特的音乐性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详细解释

昆山腔以其旋律优美流畅、节奏平稳连贯而著称。它注重音韵之美与情感表达,通过拖腔(延长的唱腔)和“水磨调”(柔和细腻的声音技巧)来传达戏剧中的深情或微妙情感。此外,昆曲还特别强调字正腔圆,即发音准确且声音清晰动听。

造句

  1. 他从小便喜爱戏曲,尤其痴迷于昆山腔的柔美旋律。
  2. 这次的艺术节上,他们将表演经典的昆山腔剧目《牡丹亭》。
  3. 苏州昆剧院正着手对古老的昆山腔进行数字化存档保护工作。
  4. 这部昆曲由著名作曲家王建民根据传统昆山腔风格谱曲而成。
  5. 每一个音符都倾注了演员的心血,让观众能深切感受到昆山腔的魅力所在。

这些造句不仅展示了昆山腔的艺术特性及其在戏剧表演中的重要性,还体现了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与传承意义。

分词解释

kūn

1 子孙,后嗣:~裔(子孙后代)。后~。2 哥哥:~弟(a.兄弟;b.友好亲爱)。~仲。~季。~玉(称人兄弟的敬辞)。3 众多:~虫(虫类的统称)。4 山名(a.“昆山”,在中国上海市和江苏省;b.“昆仑山”,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交界处,亦作“崑崙山”)。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

qiāng

1 动物身体中空的部分:~子。体~。满~热血。2 器物的中空部分:炉~。3 乐曲的调子:~调(diào )。唱~。梆子~。4 说话的声音、语调:开~。京~。装~作势。拿~拿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