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吾的拼音、解释、组词
昆吾的简介:
kūn wú/yù
1.山名。 2.美石名。 3.用昆吾石冶炼成铁制作的刀剑。 4.古掌管冶铸之官。 5.夏商之间部落名。己姓。初封于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市)。夏衰,昆吾为夏伯,迁于旧许(今河南省许昌市),后为商汤所灭。 6.指昆吾之君。 7.古丘名。传说太阳正午所经之处。 8.借指正午。 9.地名。在长安南,靠终南山,汉代属上林苑的范围。
1.山名。 2.美石名。 3.用昆吾石冶炼成铁制作的刀剑。 4.古掌管冶铸之官。 5.夏商之间部落名。己姓。初封于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市)。夏衰,昆吾为夏伯,迁于旧许(今河南省许昌市),后为商汤所灭。 6.指昆吾之君。 7.古丘名。传说太阳正午所经之处。 8.借指正午。 9.地名。在长安南,靠终南山,汉代属上林苑的范围。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国名。位今河南省濮阳县,曾为夏伯,后为商汤所灭。
2. 正午时太阳所在的地方。《淮南子.天文》:「至于昆吾,是谓正中。」《文选.张衡.思玄赋》:「跻日中于昆吾兮,憩炎火之所陶。」
3. 古代的宝刀、宝剑。以昆吾山上的赤铜打造成。《山海经.中山经》晋.郭璞.注:「此山出名铜,色赤如火,以之作刃,切玉如割泥也;周穆王时西戎献之,尸子所谓昆吾之剑也。」也作「锟铻」。
词语“昆吾”主要出自古代文献,其含义和用法较为特殊。它通常出现在神话传说或者古籍中,并且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因此理解起来可能需要结合特定的文化背景。
1. 出处与意义:
- 在《山海经》中有提到“昆吾”,这里指的是山名或地名,位于中国西部。
- 古代也有将昆吾视为一种剑的名称。据传,“昆吾”剑是由仙人炼制而成,锋利无比。
2. 造句:
-
汉武帝曾多次派遣使者前往昆仑山(传说中的另一座名山)寻找昆吾石以获取神剑昆吾,可惜皆无功而返。
-
在古代神话故事中,昆吾山上的珍宝和仙草都是修仙者追求的目标。
-
小说家在创作古代武侠小说时,常将主人公所使用的神兵称为“昆吾剑”,以增添神秘色彩。
-
考古学家在研究古代兵器时发现了一些刻有“昆吾”字样的青铜器,推测可能是某种贵族或统治者的专属武器。
-
诗人笔下的昆仑仙境中,就有昆吾山之巅的传说:“昆吾山上云霞起,仙人剑舞映天地。”
以上句子主要用于展示“昆吾”这一词语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需要注意的是,“昆吾”的实际使用场景较为有限,并且更多出现在文学创作、历史或神话故事中。
分词解释
昆
kūn
1 子孙,后嗣:~裔(子孙后代)。后~。2 哥哥:~弟(a.兄弟;b.友好亲爱)。~仲。~季。~玉(称人兄弟的敬辞)。3 众多:~虫(虫类的统称)。4 山名(a.“昆山”,在中国上海市和江苏省;b.“昆仑山”,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交界处,亦作“崑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