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昆仑子的简介:
kūn lún zǐ
1.刻如人形的器玩。
1.刻如人形的器玩。
- AI解释
《昆仑子》这个词主要出现在古代神话和文学作品中,通常指的是传说中的神仙或仙人。在不同的文献记载中有不同的含义,但核心都是指与昆仑山有关、具有超凡能力和德行的人。
详细解释
-
出处:《昆仑子》这个名字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献和典籍之中,《列仙传》等古代书籍中便有记载。它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人物名,而是一个泛称。
-
象征意义:
- 神仙或得道者:通常是指那些修炼至极、具有超凡脱俗能力的人,居住在传说中的昆仑山之上;
-
智慧和德行的代表:《昆仑子》还可能被用来指代拥有极高智慧、道德高尚的人物。
-
文化背景:
- 在古代中国神话中,昆仑山被视为仙界的入口或圣地之一。
- 人们往往将《昆仑子》与仙风道骨的形象联系起来,象征着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和对自然和谐的追求。
造句
-
古代文人常常在诗词歌赋中提及《昆仑子》,表达一种向往神仙境界的愿望。如:“若能遇见昆仑子,愿为白云留一宿。”
-
在中国古代小说里,《昆仑子》常被用来作为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手法。比如:“传说中的昆仑子,身怀绝技,能与天地同寿。”
-
《昆仑子》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在现实中超凡脱俗、拥有极高智慧和道德修养的人。“今日有幸结识一位真正的昆仑子,令我受益匪浅。”
-
在现代文学中,《昆仑子》被赋予了更丰富的象征意义。如:“他就像一个活生生的昆仑子,在复杂的社会里依然保持着纯净的心灵。”
-
还可以在一些虚构的故事设定中使用《昆仑子》,构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世界观。“在遥远的昆仑山脉深处,流传着关于一位昆仑子的传说。”
以上造句旨在展示《昆仑子》这一概念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分词解释
昆
kūn
1 子孙,后嗣:~裔(子孙后代)。后~。2 哥哥:~弟(a.兄弟;b.友好亲爱)。~仲。~季。~玉(称人兄弟的敬辞)。3 众多:~虫(虫类的统称)。4 山名(a.“昆山”,在中国上海市和江苏省;b.“昆仑山”,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交界处,亦作“崑崙山”)。
仑
lún
1 条理、伦次。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