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抚使的拼音、解释、组词

宣抚使的简介:

xuān fǔ shǐ
1.官名。唐德宗后,派朝官巡视经过战乱及受灾的地区,称宣慰安抚使或宣抚使。宋代宣抚使为镇抚一方之军政长官,职位高于安抚使。元于西南地区设宣抚司,参用土官,处理地方军政大事。明清宣抚使皆土官世袭之职。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三》﹑《续文献通考.职官十》。

  • AI解释

《宣抚使》详解

宣抚使是中国古代官职的一种,主要职能是安抚、巡视、监督地方或边疆事务。它的设立通常用于处理较为复杂的政治、军事和社会问题,特别是在宋朝时期,作为一种临时性的高级官员设置,肩负着协调与管理的任务。

宣抚使一词中的“宣”意为传达,“抚”则是安抚的意思,即通过各种方式来稳定和治理地方。其权力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处理政事、军事指挥、经济监管等。这一职务的设立有助于中央政府直接介入并控制地方政务,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

造句

  1. 宋朝时,在边疆地区设置宣抚使一职,以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
  2. 面对突如其来的叛乱,朝廷紧急任命一位宣抚使前往平息事态。
  3. 在宋金战争期间,有多个宣抚使被派遣到前线指挥作战和稳定局势。
  4.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方情况,这位新任的宣抚使深入民间走访调研。
  5. 宣抚使不仅负责军事行动,还需兼顾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

这些例子展示了“宣抚使”在不同情境下的角色与职责。希望这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一官职及其功能。

分词解释

xuān

1 公开说出,散布:~讲。~传。~战。~称。~言。~叙调。心照不~。2 疏导:~泄。3 古代帝王的大室。4 皇帝命令或传达皇帝的命令:~付。~召(皇帝召见)。~诏(传旨)。5 姓。

1 慰问:~恤(安慰和周济)。~慰。安~。~爱。2 扶持,保护:~养成人。3 轻轻地按着:~摩。~摸。~琴(弹琴)。~今追昔。4 同“ 拊 ”。
使

shǐ

1 用:~用。~劲。~役。~力。~钱。2 派,差谴:~唤。~命。~女。3 让,令,叫:迫~。4 假若:假~。即~。5 奉命办事的人:~者。大~。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