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的组词

腰常见的组词有:腰胯,腰门,腰扇,腰膂,腰果,腰酸背痛,腰巾,腰围,腰里硬,腰棚,腰鼓舞,腰骨,腰绖,腰腿功,腰彩,腰缆,腰身,腰封,腰肥,腰墙,腰章,腰肋,腰花,腰领,腰厅,腰把子,腰牌,腰里货,腰栏,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词语 解释
腰胯 yāo kuà1.腰部。
腰门 yāo mén1.正门以内的第二重门﹐亦指两厅中间的隔门。
腰扇 yāo shàn/shān1.古代佩于腰间可以折叠的团扇。
腰膂 yāo lǚ1.犹腰背。 2.比喻要冲之地。
腰果 yāo guǒ1.常绿乔木。单叶﹐互生﹐倒卵形。花黄色﹐有粉红条纹﹐浓香。果实肾形﹐果仁味香可口﹐油炸﹑盐渍﹑蜜饯均宜。果壳可榨油﹐树脂可做杀虫剂﹐叶子可以酿酒﹐木材可制家具﹐全身无一废物。原产南美﹐我国广东等地也有出产。 2.这种植物的果实。
酸背痛 腰酸背痛 yāo suān bèi/bēi tòng1.脊柱骨和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等病损的一种症状。常用以形容劳累过度。
腰巾 yāo jīn1.袜肚﹐即今肚兜。
腰围 yāo wéi1.束腰的带子。 2.腰部周围的长度。
里硬 腰里硬 yāo lǐ yìng1.一种宽长而厚硬的线织腰带﹐中幅有夹层﹐可以贮藏银钱。俗名板袋。 2.通常亦指钱多。
腰棚 yāo péng1.旧时戏园或戏场中两旁的看棚。
鼓舞 腰鼓舞 yāo gǔ wǔ1.又称打腰鼓。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原流行于陕北一带。舞者在腰间挂一椭圆形小鼓﹐双手各执鼓槌﹐交替击之﹐边敲边舞。新中国成立后﹐腰鼓舞成为群众节日里经常表演的民间舞蹈。
腰骨 yāo gǔ/gū1.腰部的脊骨。 2.借喻力量﹑气概。
腰绖 yāo dié1.旧时丧服上系于腰间的麻带或草带。
腿功 腰腿功 yāo tuǐ gōng1.戏曲演员的基本武功。
腰彩 yāo cǎi1.束于腰间的彩巾。参见"腰巾"。
腰缆 yāo lǎn1. 系缚船身中部的缆绳(如系至码头上)——亦称人横缆。
腰身 yāo shēn1.人体的腰部。 2.身段;体态。 3.指衣服腰部的尺寸。 4.指动物或物体的当中部分。
腰封 yāo fēng1.旧时谢礼﹐将钱套入红封﹐得者即揣入腰间﹐故称"腰封"。
腰肥 yāo féi1. 腰部一周的长度。
腰墙 yāo qiáng1.旧时园庭中的围墙。
腰章 yāo zhāng1.古代官印。常系腰间﹐故名。亦指系印于腰﹐借喻服官赴任。
腰肋 yāo lèi/lē1.腰肢;腰部。
腰花 yāo huā1.棉枝中间所开的花。 2.划成若干叉形﹑切成小块以作菜肴的猪腰。
腰领 yāo lǐng1.腰部与颈部。两者为人体的重要部分﹐断之即死﹐故常喻致命之处。 2.裳有腰﹐衣有领﹐故以"腰领"借指关键或要害。
腰厅 yāo tīng1.旧式房屋中间的厅屋。
把子 腰把子 yāo bǎ/bà zǐ1.本指腰部。多喻靠山。
腰牌 yāo pái1.旧时系在腰间证明身分的牌子。常用作出入备查的通行证。 2.装在公共汽车﹑电车等车侧中部标明路号或开往地点的牌子。
里货 腰里货 yāo lǐ huò1.钱的代称。旧时钱币常藏于腰囊﹐故名。
腰栏 yāo lán1. 女儿墙或阳台上部的扶手。
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yāo chán shí wàn guàn,qí hè xià yáng zhōu腰缠:指随身携带的财物;贯:旧时用绳索穿钱,每一千文为一贯。装着很多钱,骑着鹤到扬州去遨游。比喻钱财极多。

腰的二字词语

腰的三字词语

里硬 鼓舞 腿功 把子 里货 围巾 上黄 杆子 板儿 欢喜

腰的四字成语

酸背痛 缠十万 鼓兄弟 缠万贯 金骑鹤 包户口 金衣紫 金拖紫

其他字的组词

订组词 ⽑组词 亗组词 吆组词 沐组词 泳组词 帝组词 银组词 寝组词 粹组词 翩组词 薪组词 豁组词 㶠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