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体的拼音、解释、组词

宣和体的简介:

xuān hé/hè/huó/huò/hú tǐ/tī/bèn
1.北宋宣和年间画院中形成的一种绘画流派及风格。多以山水﹑花鸟﹑宫室台阁为题材,强调"格法",讲究工致富丽。

  • AI解释

《宣和体》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独特风格,得名于北宋徽宗赵佶在位期间所推行的宫廷书风。徽宗本人擅长书法,并且亲自参与了书法艺术的发展,他所倡导并推广了一种精致、优美的行书风格。这种风格以流畅的线条、匀称的比例和独特的笔法为特点,具有明显的个人特色,因此被称为“宣和体”或“瘦金体”。它不仅是徽宗时期的宫廷时尚,也是后世书法爱好者模仿的对象。

详细解释

  • 名称来源:此命名源于北宋第12位皇帝宋徽宗赵佶在位期间(1100年—1125年),他将这种书风命名为“宣和体”,以纪念他的宫殿“宣和殿”。
  • 风格特点
  • 字形瘦长,笔画细而挺直;
  • 用笔多变,笔势流畅自如,富有动感;
  • 笔画起收处有明显的顿挫感,给人以生动活泼的感觉;
  • 结构紧凑,字间留白恰到好处。

造句

  1. 虽然这幅作品看似出自大家之手,仔细观察却可以看出是模仿了“宣和体”风格。
  2. 在宋代书法艺术中,“宣和体”的流行程度可见一斑,许多文人墨客都以掌握这种字体为荣。
  3. 这个匾额上的字迹正是典型的“宣和体”,透露出一股皇家气派。
  4. 尽管他没有专业的训练,但他在练习时能够模仿得非常像“宣和体”。
  5. 古代书法家的这本集子中收录了不少采用“宣和体”的作品。

分词解释

xuān

1 公开说出,散布:~讲。~传。~战。~称。~言。~叙调。心照不~。2 疏导:~泄。3 古代帝王的大室。4 皇帝命令或传达皇帝的命令:~付。~召(皇帝召见)。~诏(传旨)。5 姓。

hé,hè,huó,huò,hú

1 相安,谐调:~美。~睦。~谐。~声。~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衷共济。2 平静:温~。祥~。~平。~气。~悦。~煦。惠风~畅。3 平息争端:讲~。~约。~议。~亲。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是四。5 连带:~盘托出(完全说出来)。~衣而卧。6 连词,跟,同:我~老师打球。7 介词,向,对:我~老师请教。8 指日本国:~服(日本式服装)。~文。大~民族。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棋。~局。10 姓。

tǐ,tī

1 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2 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液~。~积。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6 事物的格局、规矩:~系。~制。7 亲身经验、领悟:~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xíng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谅。~贴。~恤。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