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尉司的拼音、解释、组词

宣尉司的简介:

xuān wèi/yù sī
1.即宣慰司。亦借称宣慰使。

  • AI解释

词语解释

宣慰使司(宣尉司): “宣慰使司”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官署名称,特别是在元朝和明朝初期较为常见。它属于地方行政机构之一,主要负责处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传达朝廷命令、安抚民众以及维持地区的稳定。宣慰使通常由中央政府委派到特定的边疆地区担任,拥有一定的权力来管理当地政务。

造句

  1. 在元朝时期,许多边远地区都设置了宣慰使司,以便更好地管理和协调地方事务。
  2. 明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了多个宣慰使司,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控制。
  3. 宣慰使司不仅负责军事防御,还承担着文化交流和传播汉文化的责任。
  4. 虽然宣慰使司在清朝之后逐渐消失,但其设立反映了古代中国治理复杂多民族国家的智慧。
  5. 在历史题材的小说中,常可见到宣慰使司官员处理边疆紧急事务的情节。

以上造句旨在帮助理解“宣慰使司”这一术语,并展示它在中国历史上所扮演的角色和重要性。

分词解释

xuān

1 公开说出,散布:~讲。~传。~战。~称。~言。~叙调。心照不~。2 疏导:~泄。3 古代帝王的大室。4 皇帝命令或传达皇帝的命令:~付。~召(皇帝召见)。~诏(传旨)。5 姓。

wèi,yù

1 古代官名,一般是武官:县~。都~。卫~。太~。2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下:~官。少~。上~。3 〔~氏〕地名,在中国河南省。4 姓。

1 主管,操作:~法。~机。~令。~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空(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②复姓)。~徒(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②复姓)。~马(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②复姓)。~寇(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②复姓)。2 官署名称:人事~。3 视察:~日月之长短。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