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的组词

荆常见的组词有:荆棘列,荆宝,荆州市,荆人,荆州,荆门,荆筱,荆樲,荆天棘地,荆布,荆关,荆杨,荆和,荆卿,荆州乐,荆刘拜杀,荆榛,荆艳,荆荼,荆玉,荆冠,荆轲刺秦王,荆条,荆棘满腹,荆江,荆扉,荆子,荆株,荆莽,荆南杞梓

词语 解释
棘列 荆棘列 jīng jí liè1.见"荆棘剌"。
荆宝 jīng bǎo1.即和氏璧。亦用以喻美好资质。
州市 荆州市 jīng zhōu shì在湖北省中部偏南、长江北岸。1949年设沙市市,1994年与江陵县合设荆沙市。1996年改称荆州市。人口145.3万(1995年)。为湖北省重要城市、长江河港和江汉平原物资集散地。工业以轻纺、电子、机械为主。名胜古迹有古章华寺(楚灵王行宫遗址)、万寿宝塔、春秋阁、孙叔敖墓等。
荆人 jīng rén1.楚人,南人。 2.对人称己妻的谦词。
荆州 jīng zhōu1.古"九州"之一。在荆山﹑衡山之间。汉为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相当于今湘鄂二省及豫桂黔粤的一部分;汉末以后辖境渐小。东晋定治江陵(现属湖北),为当时及南朝长江中游重镇。明清置府,后废。 2.唐韩朝宗曾任荆州长史,为时人所推重,称韩荆州。见唐李白《与韩荆州书》。后因以"荆州"称己所推重之士。
荆门 jīng mén1.柴门。 2.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隔江和虎牙山相对。江水湍急,形势险峻。古为巴蜀荆吴之间要塞。 3.指荆州。
荆筱 jīng xiǎo1.楚地所产的小竹。
荆樲 jīng èr1.犹荆棘。
天棘地 荆天棘地 jīng tiān jí dì到处都是荆棘。形容困难重重,障碍极多。
荆布 jīng bù1."荆钗布裙"之省。 2.用为对己妻的谦称。
荆关 jīng guān1.柴门。 2.荆门山。泛指险要之地。 3.五代画家荆浩﹑关仝师徒以擅画山水齐名,故并称"荆关"。
荆杨 jīng yáng1.荆州和扬州。亦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荆和 jīng hé/hè/huó/huò/hú1.指春秋时楚人卞和。 2.指和氏璧。
荆卿 jīng qīng1.即荆轲。 2.指行险之人。
州乐 荆州乐 jīng zhōu lè/yuè1.乐府杂曲歌辞名。
刘拜杀 荆刘拜杀 jīng liú bài shā元明间流行的《荆钗记》、《刘知远》(即《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四个南戏剧目的合称。
荆榛 jīng zhēn1.亦作"荆蓁"。泛指丛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芜情景。 2.谓没入荒野,指逝世。 3.比喻艰危,困难。 4.比喻恶人。 5.芥蒂;不快。
荆艳 jīng yàn1.楚地歌舞。后亦指女伎。
荆荼 jīng tú1.见"荆舒"。
荆玉 jīng yù1.荆山之玉。即和氏璧。 2.喻美质贤才。
荆冠 jīng guān/guàn1.用荆条编制的帽子。传说耶稣在被钉上十字架前,兵丁曾编棘冕,冠其首,戏称之为"犹太人的王"。
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 jīng kē cì/cī qín wáng①荆轲,卫国人,被燕太子丹尊为上卿。于公元前227年奉燕太子丹命,携秦逃亡将军樊於期的首级和夹有匕首的地图见秦王。献图时,图穷匕首见,刺秦王不中,被杀。②散文篇名。载《战国策·燕策》,篇题后人所加。文章情节曲折,叙事生动,是《战国策》中的传记名篇,其重要情节后被采入《史记·刺客列传》中。
荆条 jīng tiáo/tiāo荆的枝条,性柔韧,可编制筐篮、篱笆等。
棘满腹 荆棘满腹 jīng jí mǎn fù比喻内心尽是不良的念头。
荆江 jīng jiāng长江中游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段的别称。因流经古荆州地区得名。河道曲折,藕池口以下最为突出,有“九曲回肠”之称。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沉积,河床淤高,泄洪能力减弱,为长江防洪重点河段。有荆江分洪和人工截弯取直等治理工程。
荆扉 jīng fēi1.柴门。
荆子 jīng zǐ1.荆条。指刑杖。
荆株 jīng zhū1.指兄弟。
荆莽 jīng mǎng1.荆棘草丛。
南杞梓 荆南杞梓 jīng nán qǐ zǐ荆:荆山,在今湖北省;杞梓:杞树和梓树,都是优质木材。荆南地方的杞树和梓树。比喻南方的优秀人才。

荆的二字词语

荆的三字词语

棘列 州市 州乐 三棱 文璧 文王 州瘿 棘律 钗记 棘剌

荆的四字成语

天棘地 刘拜杀 棘满腹 南杞梓 棘满途 人涉澭 榛满目 棘丛生 山之玉 棘丛里 钗裙布 衡杞梓 笔杨板 钗布袄 棘载途 棘铜驼

其他字的组词

⼯组词 且组词 夹组词 纵组词 抑组词 盲组词 虽组词 赵组词 谊组词 累组词 蛉组词 㸏组词 灓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