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荆子的简介:

jīng zǐ
1.荆条。指刑杖。

  • AI解释

关于“荆子”的词语,需要澄清的是,在古代文献中并没有直接记载为“荆子”这一具体词汇,可能是对某个特定典籍或人物的误读或者特指。根据现有的信息和语境推断,“荆子”可能有以下几种解释:

  1. 字面含义:从字面上看,“荆”指的是荆树、灌木丛等,“子”是古代对男性晚辈的一种称呼,类似于“小兄弟”。因此,“荆子”可以理解为“小荆”,不过这种解释不够准确和常见。

  2. 典籍或人物特指:“荆子”也可能特指某个具体的人物或者出自于某一部特定的文献中。比如《左传》、《史记》等古籍中有名为“荆”的历史人物,可能是对这些人的特别称呼。

  3. 由于“荆子”不是常用的词语组合,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确切的含义和用法,所以在构造句子时可能需要进行适当的发挥或创造。

基于以上分析,“荆子”可以被创造性地理解为某个特定的角色或者场景下的称谓。以下提供五个创造性的造句:

  1. 在古代战争时期,年轻的将领常常被尊称为“荆子”,以表达对他勇猛和智慧的认可。
  2. 荆子传》是一部虚构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名叫荆子的少年如何成长为一位智勇双全的大将的故事。
  3. 每当提及那位在战场上英勇无畏、智谋超群的年轻人时,大家都习惯称他为“荆子”。
  4. 荆子不仅擅长兵法策略,还精通农事,成为了一位德才兼备的地方领袖。
  5. 在那个时代,人们常常借用对“荆子”的赞美来表达对一位杰出人物的敬仰之情。

请注意,以上造句是基于对“荆子”可能含义的理解进行的创作,并非源自真实的历史或文献。

分词解释

jīng

1 落叶灌木,叶有长柄,掌状分裂,开蓝紫色小花,枝条可编筐篮等(亦称“楚”):紫~。~条。~棘。披~斩棘。2 古代用荆条做的刑仗:负~请罪。3 中国古代“九州”之一,春秋时楚国别称:~州。~璞(喻美质、未经任用的卓越人才)。4 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拙~。山~。~妻。5 姓。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