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公的拼音、解释、组词

荆公的简介:

jīng gōng
1.对宋王安石的尊称。安石曾被封为荆国公。

  • AI解释

荆公》一词通常指的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因其字“介甫”,号“半山”,封赠为“荆国公”。王安石在历史上以其变法闻名,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杰出的政治改革家。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

详细解释:

  1. 背景介绍: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2. 政治贡献: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改革家,提出了多项改革措施,包括经济政策和社会管理方面的改革,旨在改变当时的社会状况。他的这些改革被称为“王安石变法”或“熙宁变法”。

  3. 文学成就: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歌作品风格简洁明快、寓意深刻,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4. 思想影响:王安石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著作《临川先生文集》等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引用。

五个造句示例:

  1. 荆公的改革尽管遭遇了重重阻力,但其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

  2. “王安石(荆公)是一位思想深邃的政治家,他的治国理念在今天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3. “学习《临川先生文集》时,我们常常会被其中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所吸引,正如荆公所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要有远大的视野和决心。”

  4. “对于现代政府改革而言,王安石(荆公)的变法思想无疑提供了一种宝贵的历史借鉴。”

  5. “在文化研究中,我们经常提到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们,其中包括了被尊称为‘荆公’的王安石。”

分词解释

jīng

1 落叶灌木,叶有长柄,掌状分裂,开蓝紫色小花,枝条可编筐篮等(亦称“楚”):紫~。~条。~棘。披~斩棘。2 古代用荆条做的刑仗:负~请罪。3 中国古代“九州”之一,春秋时楚国别称:~州。~璞(喻美质、未经任用的卓越人才)。4 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拙~。山~。~妻。5 姓。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