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和的拼音、解释、组词
荆和的简介:
jīng hé/hè/huó/huò/hú
1.指春秋时楚人卞和。 2.指和氏璧。
1.指春秋时楚人卞和。 2.指和氏璧。
- AI解释
关于“荆和”的信息,似乎并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或者典故与之匹配。可能您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荆和”,他与宝玉的故事相关,但通常不称为“荆和”。在古代文献如《战国策·楚策四》中有记载他的故事:“卞氏献玉于荆王,荆王以为石,弃之;后得和氏璧,人莫知其良。故今世有荆和之称。”这里,“荆和”指的是被误认为是普通石头的和氏璧的故事中的主人公,即“荆和”。
为了更好地解释,可以这样理解: 荆和:原指古代传说中因被错误地认为是一块普通的玉而遭受屈辱的一位人物。后来,“荆和”的故事常用来比喻那些由于误会或不公导致暂时受到冷落或委屈的人。
基于此,我们构造五个与“荆和”精神相关的句子来表达类似的意义: 1. 尽管他因为新发明被同事们误认为是普通的想法而遭受嘲笑,但他坚持自己的信念就像古代的荆和一样。 2. 虽然他的创意最初并未得到公司管理层的认可,但最终却像荆和那样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3. 面对不公正的批评,他选择了默默努力,等待时间来验证自己,这正如历史上那位被误认为愚笨但后来证明非凡的“荆和”一样。 4. 他的提议起初并未得到领导的重视,就像古代的荆和所面临的困境一样,但他从未放弃过。 5. 尽管她最初的工作成果被错误地评价为普通水平,但她依然坚定信心并努力改进,最终成功体现了自己的价值,正如同历史上那位“荆和”一般。
分词解释
荆
jīng
1 落叶灌木,叶有长柄,掌状分裂,开蓝紫色小花,枝条可编筐篮等(亦称“楚”):紫~。~条。~棘。披~斩棘。2 古代用荆条做的刑仗:负~请罪。3 中国古代“九州”之一,春秋时楚国别称:~州。~璞(喻美质、未经任用的卓越人才)。4 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拙~。山~。~妻。5 姓。
和
hé,hè,huó,huò,hú
1 相安,谐调:~美。~睦。~谐。~声。~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衷共济。2 平静:温~。祥~。~平。~气。~悦。~煦。惠风~畅。3 平息争端:讲~。~约。~议。~亲。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是四。5 连带:~盘托出(完全说出来)。~衣而卧。6 连词,跟,同:我~老师打球。7 介词,向,对:我~老师请教。8 指日本国:~服(日本式服装)。~文。大~民族。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棋。~局。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