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的组词
巴常见的组词有:巴字,巴布亚人,巴林,巴黎绿,巴拿马,巴榄,巴渝舞,巴不的,巴山蜀水,巴黎圣母院,巴巴急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巴赫,巴伦支海,巴山夜雨,巴旦,巴刚果人,巴镘,巴火,巴克什,巴览子,巴前算后,巴壁,巴比松画派,巴菽,巴士底狱,巴西,巴陵,巴结高枝,巴鼻
词语 | 解释 |
---|---|
巴字 | 巴字 bā zì1.谓巴江或巴峡,曲折似"巴"字。因以喻水流曲折。 |
巴布亚人 | 巴布亚人 bā bù yà rén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的民族。约445万人(1983年)。通用英语。崇拜图腾和祖先,少数信基督教新教。流行斑痕文身。一般从事农业,山区的兼营采集、狩猎,沿海的从事渔业。 |
巴林 | 巴林 bā lín西亚国家。波斯湾西南部岛国。面积622平方千米。人口56.8万(1994年)。首都麦纳麦。属热带沙漠气候。石油储量居世界前列。石油开采是经济命脉。有大炼油厂。波斯湾地区贸易和金融中心。 |
巴黎绿 | 巴黎绿 bā lí lǜ“醋酸亚砷酸铜”的俗称。见“醋酸亚砷酸铜”。 |
巴拿马 | 巴拿马 bā ná mǎ北美洲国家。在中美洲地区南部,临太平洋和加勒比海。面积7.71万平方千米。人口251.4万(1992年)。首都巴拿马城。地形多山。巴拿马运河横贯国土中部,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热带气候。金融业和转口贸易发达,并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
巴榄 | 巴榄 bā lǎn1.即巴旦杏。 |
巴渝舞 | 巴渝舞 bā yú wǔ1.古代巴渝地区民间武舞。周初传入中原,被采用为军队乐舞。《后汉书·南蛮传》:"至高祖为汉王,发夷人还伐三秦。秦地既定,乃遣还巴中……俗喜歌舞,高祖观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命乐人习之,所谓《巴渝舞》也。"魏晋后王粲﹑傅玄等人人有拟作。自汉至唐,为庙堂舞中武舞之一。魏更名"昭武舞",晋更名"宣武舞",梁恢复原称。隋文帝曾以非正典罢之。唐清商乐中尚有"巴渝舞"之名。陆龟蒙有拟作。后不复见于记载。 |
巴不的 | 巴不的 bā bù de1.见"巴不得"。 |
巴山蜀水 | 巴山蜀水 bā shān shǔ shuǐ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
巴黎圣母院 | 巴黎圣母院 bā lí shèng mǔ yuàn①法国的天主教堂。位于巴黎市中心区域中岛上。1163年动工,1250年建成西部钟楼,后屡经扩建,整座教堂于1345年竣工。由石块堆砌而成。教堂东端是圣坛,中部的尖塔高达90米,西端大门为一对高60多米的方塔楼,是巴黎圣母院的正面。院内殿堂深约125米,宽约47米,可容纳近万人。是欧洲早期哥特建筑和雕刻的代表。殿内藏有13-17世纪的许多艺术珍品。②长篇小说。法国雨果作于1831年。巴黎圣母院教堂的副主教克洛德因占有吉卜赛少女爱斯梅哈尔德不成,便刺杀她的情人并嫁 |
巴巴急急 | 巴巴急急 bā bā jí jí指勉强,凑合。同“巴巴结结”。 |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bā lí gāo děng shī fàn xué xiào法国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的高等学校。1795年创建于巴黎。原名巴黎师范学校,1845年改现名。1903年起成为巴黎大学的附属机构。分文理两科。学校免收学费并向学生发放助学金。毕业后须到指定岗位为国家服务十年。 |
巴赫 | 巴赫 bā hè德国作曲家。曾任教堂管风琴师、宫廷乐长。后长期在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及其附属歌唱学校任乐长和教师。其创作在德国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吸取16世纪以来欧洲音乐的成就。作品多以复调写成,主要有声乐作品《b小调弥撒曲》、《马太:受难曲》,器乐作品《平均律钢琴曲集》,古钢琴曲《法国组曲》以及管弦乐《勃兰登堡协奏曲》等。 |
巴伦支海 | 巴伦支海 bā lún zhī hǎi北冰洋的边缘海。面积140.5万平方千米。气候严寒。北部结冰期很长。南部有暖流注入,全年不冻。鱼产丰富,还有海豹、鲸、北极熊等动物。 |
巴山夜雨 | 巴山夜雨 bā shān yè yǔ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 |
巴旦 | 巴旦 bā dàn1.见"巴旦杏"。 |
巴刚果人 | 巴刚果人 bā gāng guǒ rén也称“刚果人”。赤道西非洲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共和国和安哥拉等国。约710万人(1985年)。讲刚果语,多信万物有灵,部分信天主教。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渔猎。 |
巴镘 | 巴镘 bā màn1.亦作"巴谩"。 2.古代博戏名。盛行于宋元。 3.巴望赢钱。引申为爱财;诈骗牟利。 |
巴火 | 巴火 bā huǒ1.相传后汉栾巴喷酒灭火的故事。《后汉书.栾巴传》:"﹝栾巴﹞迁沛相。所在有绩,征拜尚书。"李贤注引《神仙传》:"巴为尚书,正朝大会,巴独后到,又饮酒西南噀之。有司奏巴不敬。有诏问巴,巴顿首谢曰:'臣本县成都市失火,臣故因酒为雨以灭火。臣不敢不敬。'诏即以驿书问成都,成都答言:'正旦大失火,食时有雨从东北来,火乃息,雨皆酒臭。'后忽一旦大风,天雾晦暝,对坐皆不相见,失巴所在。寻问之,云其日还成都,与亲故别也。"后诗文中因以"巴火"为火的泛称。 |
巴克什 | 巴克什 bā kè shí1.满语,熟悉事务的人。清代作为掌管文案者的官称。天聪五年七月设六部,改巴克什为笔帖式。 |
巴览子 | 巴览子 bā lǎn zǐ1.即巴旦杏。 |
巴前算后 | 巴前算后 bā qián suàn hòu思前想后,反复考虑。 |
巴壁 | 巴壁 bā bì1.巴鼻。 |
巴比松画派 | 巴比松画派 bā bǐ sōng huà pài19世纪产生于法国。巴比松系巴黎近郊的一个村庄。1848年,以特奥陀·卢梭为首的部分青年画家因不满学院派的艺术和官方沙龙审查制度,先后来此定居作画。他们以农民生活、农村风景为题材,主张走出画室,“回到自然”。作品具有真实、朴素、田园诗般的风格。代表人物还有米勒、杜普雷等。 |
巴菽 | 巴菽 bā shū1.即巴豆。 |
巴士底狱 | 巴士底狱 bā shì dǐ yù法国巴黎的一座城堡。1382年建成,后成为囚禁政治犯的监狱,为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象征。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克这座城堡,标志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后7月14日被定为法国的国庆日。 |
巴西 | 巴西 bā xī南美洲东部国家。临大西洋。赤道横贯北部。面积851.2万平方千米,人口1.51亿(1993年),均居全洲首位。首都巴西利亚。北有亚马孙平原,湿热多雨,覆盖热带雨林;其余绝大部分为巴西高原,干、湿季分明。拥有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南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世界重要铁矿石出口国。咖啡产量和出口量长期居世界首位,大豆、蔗糖、可可和橘汁等产量和出口量也居世界前列。 |
巴陵 | 巴陵 bā líng1.旧县名。晋太康元年置,治所在今湖南岳阳。1913年改名岳阳县。 2.郡名。南朝宋元嘉十六年置。治所在巴陵(今湖南岳阳)。隋开皇九年废。唐天宝元年复置。干元元年改称岳州。隋末罗县令萧铣起兵,即以此为根据地。 3.山名。在岳阳县治西南,滨洞庭湖。据《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七:"昔羿屠巴蛇于洞庭,其骨若陵,故曰巴陵。" |
巴结高枝 | 巴结高枝 bā jié gāo zhī高枝:比喻权贵。向权贵献媚取宠。 |
巴鼻 | 巴鼻 bā bí1.来由;根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