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的组词
巴常见的组词有:巴子国,巴马子,巴俚,巴壁,巴笺,巴巴拉少校,巴哒,巴掌,巴士底狱,巴结,巴且,巴克什,巴旦,巴嗒,巴篱,巴人(1901.10.19~1972.7.25),巴俞,巴镘,巴斗,巴峡,巴拉圭,巴西,巴士拉,巴焦,巴不得,巴火,巴旦杏,巴戟天,巴子,巴山夜雨
词语 | 解释 |
---|---|
巴子国 | 巴子国 bā zǐ guó1.古国名。 |
巴马子 | 巴马子 bā mǎ zǐ1.梁末童谣中对南朝梁将王僧辩的称呼。 |
巴俚 | 巴俚 bā lǐ1.巴地民间歌谣。用以对自作诗文的谦称。 |
巴壁 | 巴壁 bā bì1.巴鼻。 |
巴笺 | 巴笺 bā jiān1.蜀地产的一种优质纸。 |
巴巴拉少校 | 巴巴拉少校 bā bā lā shào xiào剧本。爱尔兰萧伯纳作于1905年。军火垄断资本家安德谢夫信奉“金钱与炸药”的宗教。其女巴巴拉系慈善机关救世军少校,终日与未婚夫柯森斯为救济穷人而奔走。安德谢夫捐赠五千英镑,并使他们确信受穷就是犯罪,唯有造枪炮才能拯救穷人。 |
巴哒 | 巴哒 bā dā1.见"巴答"。 |
巴掌 | 巴掌 bā zhǎng手掌:拍巴掌|一个巴掌拍不响。 |
巴士底狱 | 巴士底狱 bā shì dǐ yù法国巴黎的一座城堡。1382年建成,后成为囚禁政治犯的监狱,为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象征。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克这座城堡,标志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后7月14日被定为法国的国庆日。 |
巴结 | 巴结 bā jie①趋附、奉承:他为人耿直,从不巴结上司。②勤奋;努力:他工作特别巴结。 |
巴且 | 巴且 bā jú1.芭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很大,花白色,果实与香蕉相似,可以吃。 |
巴克什 | 巴克什 bā kè shí1.满语,熟悉事务的人。清代作为掌管文案者的官称。天聪五年七月设六部,改巴克什为笔帖式。 |
巴旦 | 巴旦 bā dàn1.见"巴旦杏"。 |
巴嗒 | 巴嗒 bā dā1.巴答。 |
巴篱 | 巴篱 bā lí1.篱笆。 |
巴人(1901.10.19~1972.7.25) | 巴人(1901.10.19~1972.7.25) bā rén原名王任叔。浙江奉化人。1920年宁波第四师范毕业后在宁波等地任小学教师,发表了许多白话诗和小说。1923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发表小说《疲惫者》。1928年到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完成了长篇小说《莽秀才造反记》初稿。1929年赴日本留学,第二年回国到上海,加入“左联”。1935年起,写作重点从小说转向杂文、评论。1938年前后编辑《译报》副刊《爝火》和《大家谈》、《申报》副刊《自由谈》,并与郑振铎、许广平等人共同编辑了六百万宇的《鲁迅全集》。1940年 |
巴俞 | 巴俞 bā yú1.古乐舞名。巴俞,蜀古地名。 |
巴镘 | 巴镘 bā màn1.亦作"巴谩"。 2.古代博戏名。盛行于宋元。 3.巴望赢钱。引申为爱财;诈骗牟利。 |
巴斗 | 巴斗 bā dǒu用柳条编制以盛物的圆斗形器具。 |
巴峡 | 巴峡 bā xiá1.指巴县以东江面的石洞峡﹑铜锣峡﹑明月峡,即《华阳国志·巴志》所称的巴郡三峡。 |
巴拉圭 | 巴拉圭 bā lā guī南美洲中南部内陆国。面积40.68万平方千米。人口483万(1995年)。首都亚松森。绝大部分为平原。气候由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经济以农牧业和林业为主。主产棉花、大豆等。 |
巴西 | 巴西 bā xī南美洲东部国家。临大西洋。赤道横贯北部。面积851.2万平方千米,人口1.51亿(1993年),均居全洲首位。首都巴西利亚。北有亚马孙平原,湿热多雨,覆盖热带雨林;其余绝大部分为巴西高原,干、湿季分明。拥有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南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世界重要铁矿石出口国。咖啡产量和出口量长期居世界首位,大豆、蔗糖、可可和橘汁等产量和出口量也居世界前列。 |
巴士拉 | 巴士拉 bā shì lā伊拉克最大海港。人口90多万(1982年)。始建于公元前636年。现为全国石油化工中心,还有钢铁、船舶、造纸等工业。郊区盛产椰枣。重要的国际航空站。港口可停泊多艘万吨海轮。 |
巴焦 | 巴焦 bā jiāo1.芭蕉。 |
巴不得 | 巴不得 bā bù dé迫切希望:巴不得明天早晨就到北京。 |
巴火 | 巴火 bā huǒ1.相传后汉栾巴喷酒灭火的故事。《后汉书.栾巴传》:"﹝栾巴﹞迁沛相。所在有绩,征拜尚书。"李贤注引《神仙传》:"巴为尚书,正朝大会,巴独后到,又饮酒西南噀之。有司奏巴不敬。有诏问巴,巴顿首谢曰:'臣本县成都市失火,臣故因酒为雨以灭火。臣不敢不敬。'诏即以驿书问成都,成都答言:'正旦大失火,食时有雨从东北来,火乃息,雨皆酒臭。'后忽一旦大风,天雾晦暝,对坐皆不相见,失巴所在。寻问之,云其日还成都,与亲故别也。"后诗文中因以"巴火"为火的泛称。 |
巴旦杏 | 巴旦杏 bā dàn xìng1.亦作"巴旦"。 2.伊朗语的音译。一名扁桃。蔷薇科。落叶乔木。叶披针形。果实带扁,果肉薄而少汁。有许多变种。种仁分甘苦两种,成分与效用大致与杏仁相同。 |
巴戟天 | 巴戟天 bā jǐ tiān1.常绿灌木名。又名三蔓草,不雕草。生山中,叶似茶。根茎可作中药。性微温,味辛甘,功能补肾阳,壮筋骨。主治肾虚﹑腰膝酸软等。 |
巴子 | 巴子 bā zǐ1.指古巴子国。 2.黏结块状的东西。 |
巴山夜雨 | 巴山夜雨 bā shān yè yǔ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