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的组词
巴常见的组词有:巴蛇吞象,巴子国,巴都儿,巴黎公社,巴金(1904.11.25~2005.10.17),巴林,巴儿,巴俞,巴尔扎克,巴童,巴俚,巴焦,巴颜喀拉山脉,巴不能勾,巴西高原,巴儿思,巴山越岭,巴菽,巴嘎,巴马修道院,巴峡,巴漫,巴巴拉少校,巴黎圣母院,巴基斯坦,巴氐,巴蛇,巴汉,巴人,巴山度岭
词语 | 解释 |
---|---|
巴蛇吞象 | 巴蛇吞象 bā shé tūn xiàng巴蛇:古代传说中的大蛇。巴蛇吞吃大象。比喻贪得无厌。 |
巴子国 | 巴子国 bā zǐ guó1.古国名。 |
巴都儿 | 巴都儿 bā dū er1.即巴图鲁。 |
巴黎公社 | 巴黎公社 bā lí gōng shè1871年法国无产阶级建立的革命政权,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后,法国连遭失败,巴黎被围。法国人民反对政府的投降政策,阶级矛盾尖锐。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举行起义,控制了巴黎。经选举后,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公社委员中多为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代表。公社实行了一系列革命措施,打碎了资产阶级军事官僚机器,建立了以无产阶级民主集中制原则为基础的新型国家政权。但公社因历史局限,出现严重失误。5月21日逃到凡尔赛的资产阶级政府调集大军 |
巴金(1904.11.25~2005.10.17) | 巴金(1904.11.25~2005.10.17) bā jīn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立志做社会活动家的他,却成为小说家、散文家。新时期之后历任多届作协主席,可谓德高望重。其作品感情丰沛,故三部曲式大部头之作甚多,后期作品用笔趋于沉实,其长篇小说《寒夜》堪称杰作。巴金其它补充资料: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 |
巴林 | 巴林 bā lín西亚国家。波斯湾西南部岛国。面积622平方千米。人口56.8万(1994年)。首都麦纳麦。属热带沙漠气候。石油储量居世界前列。石油开采是经济命脉。有大炼油厂。波斯湾地区贸易和金融中心。 |
巴儿 | 巴儿 bā er1.猿的别称。 2.指巴蜀(今四川省)年青人。 |
巴俞 | 巴俞 bā yú1.古乐舞名。巴俞,蜀古地名。 |
巴尔扎克 | 巴尔扎克 bā ěr zā kè①巴尔扎克(honorédebalzac,1799-1850)。法国作家。曾在巴黎大学攻读法律。先后在律师事务所和公证人事务所任书记。计划创作一整套社会长篇小说,定名《人间喜剧》。拟写作一百三十七部,实际完成九十余部。主要作品有《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幻灭》、《贝姨》等。②雕塑。法国罗丹作于1891-1898年。采用象征手法,塑造了身披睡袍,沉浸在强烈的创作激情中的巴尔扎克魁伟的身躯。作品摒弃一般纪念碑雕塑表面的庄重与均衡,着力刻画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傲然独立的气质 |
巴童 | 巴童 bā tóng1.巴渝之童,善歌舞。 |
巴俚 | 巴俚 bā lǐ1.巴地民间歌谣。用以对自作诗文的谦称。 |
巴焦 | 巴焦 bā jiāo1.芭蕉。 |
巴颜喀拉山脉 | 巴颜喀拉山脉 bā yán kā lā shān mài在青海省东南部。昆仑山脉东段的南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除个别山峰外,海拔在5000米以下。同名主峰海拔5267米。山麓为良好牧场。 |
巴不能勾 | 巴不能勾 bā bù néng gòu1.迫切希望。 |
巴西高原 | 巴西高原 bā xī gāo yuán南美洲中东部的大高原。因主要在巴西境内,故名。面积5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除南极大陆外面积最大的高原。地表起伏和缓,大部分海拔600~900米,从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边缘近大西洋岸有著名的大崖壁。铁、锰、有色金属、水晶等矿藏丰富。 |
巴儿思 | 巴儿思 bā er sī1.见"巴而思"。 |
巴山越岭 | 巴山越岭 bā shān yuè lǐng爬山越岭。形容善于登山行走。 |
巴菽 | 巴菽 bā shū1.即巴豆。 |
巴嘎 | 巴嘎 bā gā1.蒙语,"队"的意思。清代旗以下的基层单位,一称"什户"。解放后,内蒙古自治区在牧区仍采用这一习惯上的称谓,作为乡一级政权机关。1954年后,"巴嘎"相当于自然村。 |
巴马修道院 | 巴马修道院 bā mǎ xiū dào yuàn长篇小说。法国司汤达作于1839年。贵族青年法布利斯自幼崇拜拿破仑,长大后投奔拿破仑,参加了滑铁卢战役。战败后回到意大利,在姑妈的安排下,先后担任巴马公国的副主教和大主教。因不能与心爱的姑娘结成伴侣,隐居巴马修道院,悒郁而死。 |
巴峡 | 巴峡 bā xiá1.指巴县以东江面的石洞峡﹑铜锣峡﹑明月峡,即《华阳国志·巴志》所称的巴郡三峡。 |
巴漫 | 巴漫 bā màn1.见"巴镘"。 |
巴巴拉少校 | 巴巴拉少校 bā bā lā shào xiào剧本。爱尔兰萧伯纳作于1905年。军火垄断资本家安德谢夫信奉“金钱与炸药”的宗教。其女巴巴拉系慈善机关救世军少校,终日与未婚夫柯森斯为救济穷人而奔走。安德谢夫捐赠五千英镑,并使他们确信受穷就是犯罪,唯有造枪炮才能拯救穷人。 |
巴黎圣母院 | 巴黎圣母院 bā lí shèng mǔ yuàn①法国的天主教堂。位于巴黎市中心区域中岛上。1163年动工,1250年建成西部钟楼,后屡经扩建,整座教堂于1345年竣工。由石块堆砌而成。教堂东端是圣坛,中部的尖塔高达90米,西端大门为一对高60多米的方塔楼,是巴黎圣母院的正面。院内殿堂深约125米,宽约47米,可容纳近万人。是欧洲早期哥特建筑和雕刻的代表。殿内藏有13-17世纪的许多艺术珍品。②长篇小说。法国雨果作于1831年。巴黎圣母院教堂的副主教克洛德因占有吉卜赛少女爱斯梅哈尔德不成,便刺杀她的情人并嫁 |
巴基斯坦 | 巴基斯坦 bā jī sī tǎn南亚国家,临阿拉伯海。中国西南邻国。面积79.61万平方千米。人口1.28亿(1995年)。首都伊斯兰堡。西北部为高原、山地,东南部为印度河平原。印度河纵贯南北。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世界重要的小麦、棉花生产国。工业以棉纺织为主。 |
巴氐 | 巴氐 bā dī1.氐人的一支。东汉末,自巴西(治今四川阆中县)﹑宕渠(治今四川渠县东北)郡北徙于汉中杨车板,号为杨车巴。魏武帝时,首领李虎率族众500余户附魏,受封将军,并将族众尽迁略阳北(今甘肃秦安县东南),遂号为巴氐。西晋元康(公元291-299年)年间,关西连年饥馑,族人又大量流入四川。首领李特乘机拥兵割据,于西晋太安二年(公元303年)建立成汉政权,为十六国之一。后渐与当地汉族融合。 |
巴蛇 | 巴蛇 bā shé1.古代传说中的大蛇。 |
巴汉 | 巴汉 bā hàn1.古巴郡﹑汉中地区。在今川东﹑陕南﹑鄂西北一带。 |
巴人 | 巴人 bā rén1.古巴州人。 2.古曲名。 |
巴山度岭 | 巴山度岭 bā shān dù lǐng指爬山越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