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底狱的拼音、解释、组词
巴士底狱的简介:
bā shì dǐ yù
法国巴黎的一座城堡。1382年建成,后成为囚禁政治犯的监狱,为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象征。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克这座城堡,标志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后7月14日被定为法国的国庆日。
法国巴黎的一座城堡。1382年建成,后成为囚禁政治犯的监狱,为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象征。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克这座城堡,标志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后7月14日被定为法国的国庆日。
- AI解释
实际上,“巴士底狱”并非一个需要进行详细解释的普通词语,而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的专有名词。巴士底狱是法国历史上一座著名要塞兼监狱,位于巴黎市中心,曾经作为王室重要的军需仓库、军事要塞以及囚禁政治犯的堡垒。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巴士底狱的攻占标志着这场革命运动的重要转折点。
巴士底狱的象征意义在于,它既是一个军事建筑和监禁场所的名称,也是一个时代精神的符号,代表了专制统治与人民自由之间的冲突。
下面提供5个使用“巴士底狱”这个词组的句子:
- 那场攻占巴士底狱的事件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标志性时刻。
- 了解巴士底狱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法国大革命爆发的社会背景。
- 文学作品中常常借用巴士底狱这一意象,象征着对自由的渴望和争取。
- 在庆祝法国国庆日时,人们不会忘记巴士底狱攻占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 巴士底狱被攻克的那一天(7月14日),已经成为法国最重要的公众节日之一。
分词解释
巴
bā
1 粘结着的东西:泥~。锅~。2 粘贴,依附在别的东西上:饭~锅了。~结别人。3 贴近:前不~村,后不~店。4 盼,期望:~望。5 张开:~着眼睛。6 古国名,在今中国四川省东部。7 中国四川省东部,泛指四川:~蜀。~山蜀水。8 词尾,读轻声:尾~。嘴~。9 大蛇:~蛇(传说中能吞大象的蛇)。10 气压的压强单位。11 压强单位。12 姓。
士
shì
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族。~大夫。2 旧时指读书人:~子。~民。学~。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女。4 对人的美称:志~。烈~。女~。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6 称某些专业人员:医~。护~。7 姓。
底
dǐ,de
1 最下面的部分:~层。~座。~下(➊下面;➋以后)。海~。~肥。2 末了:年~。月~。到~。3 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刨根问~。~蕴。~稿。~版。4 图案的基层:白~蓝花的瓶子。5 何,什么:~事伤感。6 古同“抵”,达到。
狱
yù
1 监禁罪犯的地方:监~。~吏。~卒。地~。越~。2 罪案,官司:冤~。文字~。断~。~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