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賨的拼音、解释、组词

巴賨的简介:

bā cóng
1.谓巴中地带。 2.指巴中一带的人。 3.古代巴人所交纳的赋税。巴人呼赋为賨,故称。

  • AI解释

关于“巴賨”这一词汇,据查,它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可能涉及一些较为特定的历史或地域背景。根据现有资料,“巴賨”一词可能存在以下含义:

  1. 历史背景:“巴賨”可能是古代巴族的一个分支或某种形式的称呼,在《华阳国志》等古代文献中偶尔有所提及。
  2. 文化意义:在某些特定的文化、方言或者地方语言中,可能特指某个群体或者具有独特含义的事物。

但请注意,由于“巴賨”并不是一个广泛使用且被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词汇,关于它的详细解释和具体用法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如果是在特定文献或语境下提及此词,则其意义需结合具体的背景来理解。

基于以上信息,提供五个可能与“巴賨”相关的造句(考虑到词汇的独特性及可能存在的误解,在这里构造一些示例以适应不同场景):

  1. 在讲述古代中国历史时提到:“据史料记载,巴賨曾是活跃于蜀地的一个重要族群。”
  2. 如果在一个关于古代西南民族的讲座上使用此词:“巴賨民族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3. 当探讨某种假设性的文化现象时:“如果存在一个名为‘巴賨’的部落,他们的生活方式将如何被记录下来?”
  4. 在虚构文学创作中描述某个场景:“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被称为‘巴賨之地’的土地……”
  5. 用于特定文化或历史研究课题的标题:“从《华阳国志》看古代巴賨的历史地位”。

这些造句旨在帮助理解“巴賨”可能涉及的文化背景和使用方式。请注意,实际使用时需确保信息来源可靠,并考虑到词汇本身的不确定性。

分词解释

1 粘结着的东西:泥~。锅~。2 粘贴,依附在别的东西上:饭~锅了。~结别人。3 贴近:前不~村,后不~店。4 盼,期望:~望。5 张开:~着眼睛。6 古国名,在今中国四川省东部。7 中国四川省东部,泛指四川:~蜀。~山蜀水。8 词尾,读轻声:尾~。嘴~。9 大蛇:~蛇(传说中能吞大象的蛇)。10 气压的压强单位。11 压强单位。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