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的拼音、解释、组词

巴巴的简介:

bā bā
①特地;迫切:巴巴地等着他回来。②词尾。表示情状,合成形容词:干巴巴。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形容黏合的样子。【例】干巴巴、皱巴巴

2. 形容迫切盼望的样子。【例】眼巴巴

1. 形容黏合的样子。如:「干巴巴」、「焦巴巴」。宋.陆游〈大慧禅师真赞〉:「平生嫌遮老子,说法口巴巴地。」

2. 形容迫切、盼望的样子。元.童童学士〈新水令.烧痕回绿套.驻马听〉曲:「望眼巴巴,春陌香尘迷去马。」

3. 特地、偏偏。《金瓶梅》第二三回:「惠莲道:『我不得闲,与娘纳鞋哩!随问教那个烧烧儿罢,巴巴坐名儿教我烧!』」《红楼梦》第三一回:「今儿巴巴的自己带了来,我当又是什么新奇东西,原来还是他。」

4. 多话的样子。如:「上课钟响了,他还巴巴的说个不停。」也作「吧吧」。

词汇“巴巴”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以下是其常见的几种用法及其详细解释:

  1. [拟声词] 呼唤或呼唤某人的声音:当人们需要引起别人的注意或者想要表达思念之情时,可能会用“巴巴”这个词来模拟呼唤的声音。比如:“你在哪儿啊,我在这儿巴巴的。”

  2. [方言词] 用来表达希望或渴望的状态:常用于口语中,表示对某人或某物有强烈的想念、期待的情绪。例如:“爸爸出差了好久,我都巴巴想他呢。”

  3. [网络用语] 表示可爱、讨喜的语气:在网络环境中,“巴巴”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或事物非常可爱或者具有亲和力。“这小孩长得真巴巴的,都让人忍不住想要抱一抱。”

  4. [古文词] 有“须臾”的意思:在一些古典文学作品中,“巴巴”有时被用作“须臾”的简化形式,表示片刻之间。例如:“待到黄昏后,月上树梢头,正是巴巴时候。”

  5. [形容词] 形容人或事物非常瘦小、干瘪的样子:这种用法多用于描述植物或者动物等的具体形态特征。“这株植物长得巴巴的,看起来缺水了。”

造句

  1. “宝宝在那边哭呢,我巴巴地想去看看他。”
  2. “每次听到这首歌都会让我想起你,真是巴巴啊!”
  3. “那只猫瘦得巴巴的,看来需要好好照顾一下了。”
  4. “我们等了一会儿,才巴巴地等到了最后一班公交。”
  5. “看到你的画作,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和美好,真是太巴巴了。”

请注意,“巴巴”一词在不同地区或语境下含义可能有所不同,上述解释仅供参考。

分词解释

1 粘结着的东西:泥~。锅~。2 粘贴,依附在别的东西上:饭~锅了。~结别人。3 贴近:前不~村,后不~店。4 盼,期望:~望。5 张开:~着眼睛。6 古国名,在今中国四川省东部。7 中国四川省东部,泛指四川:~蜀。~山蜀水。8 词尾,读轻声:尾~。嘴~。9 大蛇:~蛇(传说中能吞大象的蛇)。10 气压的压强单位。11 压强单位。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