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拉的拼音、解释、组词

巴士拉的简介:

bā shì lā
伊拉克最大海港。人口90多万(1982年)。始建于公元前636年。现为全国石油化工中心,还有钢铁、船舶、造纸等工业。郊区盛产椰枣。重要的国际航空站。港口可停泊多艘万吨海轮。

  • AI解释

巴士拉》通常指的是位于伊拉克南部的一座重要城市。巴士拉是伊拉克第二大城市,也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在海湾地区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伊拉克的主要石油产地之一,也是该国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此外,“巴士拉”也有一个历史背景,源自阿拉伯语的“巴士拉”,原意为“光明之城”。

详细解释

  • 地理位置:位于底格里斯河与波斯湾之间。
  • 人口及面积:大约有400万人口(含郊区),总面积约为13,687平方公里。
  • 经济活动:以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为主,同时也是伊拉克重要的工业中心之一。
  • 文化意义:在文学、艺术等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

造句

  1. 巴士拉作为伊拉克的重要城市,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2. 我希望有一天能够亲自到巴士拉体验那里的文化和美食。
  3. 这座城市的繁荣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如巴士拉的巴赫达尔油田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地之一。
  4. 巴士拉不仅是一个商业中心,也是一个充满历史与文化的城市。
  5. 在伊拉克政府的努力下,巴士拉正在逐步恢复往日的光彩,成为该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分词解释

1 粘结着的东西:泥~。锅~。2 粘贴,依附在别的东西上:饭~锅了。~结别人。3 贴近:前不~村,后不~店。4 盼,期望:~望。5 张开:~着眼睛。6 古国名,在今中国四川省东部。7 中国四川省东部,泛指四川:~蜀。~山蜀水。8 词尾,读轻声:尾~。嘴~。9 大蛇:~蛇(传说中能吞大象的蛇)。10 气压的压强单位。11 压强单位。12 姓。

shì

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族。~大夫。2 旧时指读书人:~子。~民。学~。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女。4 对人的美称:志~。烈~。女~。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6 称某些专业人员:医~。护~。7 姓。

lā,lá

1 牵,扯,拽:~车。~网。~下马(喻使某人下台)。2 用车载运:~货。3 使延长:~延。~伸。4 排泄粪便:~屎。5 联络:~拢。~帮结伙。6 摧折:摧枯~朽。7 带领转移:把部队~出去。8 牵引乐器的某一部分使乐器发出声音:~小提琴。9 抚养子女:~扯。10 帮助:他有困难,~他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