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巴子的简介:

bā zǐ
1.指古巴子国。 2.黏结块状的东西。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肉片。《西游记》第八六回:「只见那向阳处有几个小妖,拿些人肉巴子,一块块的理著晒哩。」

关于“巴子”的解释,需要说明的是,“巴子”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可能包含几种不同的含义和用法。它既可以是一种古代地名、族名的称呼,也可以是带有贬义或戏谑色彩的词语。

  1. 作为地名、族名: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巴子”通常指的是居住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国或民族名称。这个名称反映了历史上巴人(即巴族)的存在和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今天的四川盆地以及周边地区。在一些古代文献记载中,如《史记·五帝本纪》等,可以找到与“巴子”相关的描述。

  2. 作为贬义或戏谑用语: 在现代汉语中,“巴子”一词有时被用作对某些男性形象的调侃、讽刺或贬低。这方面的使用带有一定的地域性差异,在一些方言和口语中较为常见,特别是在四川等地的日常对话中。

造句举例(注意这里仅作为参考,具体语境需根据实际需要调整):

  1. 古代巴子国的建立,标志着西南地区早期文明的发展。
  2. 在那个时代,巴子族是这一地区的主导民族之一。
  3. 巴子这种称呼在一些地方方言中有时用来形容某个性格、举止特别的人。
  4. 他说话总是那么油滑,就像一个巴子一样。
  5. 不要太计较了,你就是个巴子,别把自己看得太重。

请注意,“巴子”作为带有一些贬义或戏谑色彩的词语使用时,应当注意场合和对象,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或者不快。

分词解释

1 粘结着的东西:泥~。锅~。2 粘贴,依附在别的东西上:饭~锅了。~结别人。3 贴近:前不~村,后不~店。4 盼,期望:~望。5 张开:~着眼睛。6 古国名,在今中国四川省东部。7 中国四川省东部,泛指四川:~蜀。~山蜀水。8 词尾,读轻声:尾~。嘴~。9 大蛇:~蛇(传说中能吞大象的蛇)。10 气压的压强单位。11 压强单位。12 姓。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