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许公堂席上次韵王幼安)

作者:叶梦得宋代

绛蜡烧残夜未分。
宝筝声缓拍初匀。
斗枢光照坐生春。
便恐赐环归衮绣,莫辞挥翰落烟云。
凤城西去断离魂。

分类: 咏物 写茶 写人 浣溪沙

作者叶梦得简介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浣溪沙(许公堂席上次韵王幼安)》是宋代诗人叶梦得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绛蜡烧残夜未分。
红色的蜡烛烧到尽头,夜晚还未分明。

宝筝声缓拍初匀。
宝筝的声音悠缓起伏,节奏刚刚平稳。

斗枢光照坐生春。
天上北极星的光芒照耀下来,使人感到春天的生机。

便恐赐环归衮绣,
只怕赐予的玉璧和华美的衮绣礼服,

莫辞挥翰落烟云。
请不要拒绝挥毫写字,以免留下烟云模糊的痕迹。

凤城西去断离魂。
凤城的方向是西去的,离别之情令人心魂断裂。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场宴会的情景。夜晚未分明,残烛将尽,宝筝声音缓缓响起,给人一种悠然的感觉。诗人引用了北极星的光芒照耀坐席上的人们,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盎然。然后,诗人表达了对赐予的珍宝和华丽礼服的担忧,担心过于奢华的东西会带来烟云的模糊,也许是指社交场合中的虚华。最后,诗人以离别的情感结束了诗词,凤城的方向象征着离别,离别之痛使人的心灵破碎。

整首诗词以描写细腻的情感和意境为特点,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象征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宴会场景和人情世故的感悟。同时,诗词中融入了离别的主题,增添了一丝忧伤和感伤的情感色彩。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huàn xī shā xǔ gōng táng xí shàng cì yùn wáng yòu ān
浣溪沙(许公堂席上次韵王幼安)

jiàng là shāo cán yè wèi fēn.
绛蜡烧残夜未分。
bǎo zhēng shēng huǎn pāi chū yún.
宝筝声缓拍初匀。
dòu shū guāng zhào zuò shēng chūn.
斗枢光照坐生春。
biàn kǒng cì huán guī gǔn xiù, mò cí huī hàn luò yān yún.
便恐赐环归衮绣,莫辞挥翰落烟云。
fèng chéng xī qù duàn lí hún.
凤城西去断离魂。

你可能还喜欢叶梦得的诗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满江红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虞美人(极目亭望西山) 浣溪沙(许公堂席上次韵王幼安) 永遇乐(蔡州移守颍昌,与客会别临芳观席上) 菩萨蛮(湖光亭晚集) 临江仙(癸卯次葛鲁卿法华山曲水劝酒) 鹧鸪天(十二月二十二日与许干誉赏梅) 满江红(重阳赏菊,时予已除代) 采桑子(冬至日,与许干誉、章几道饭积善·晚归雪作,因留小饮作) 临江仙(明日与客复登台,再用前韵·) 鹧鸪天(与鲁卿晚雨泛舟出西郭,用烟波定韵) 鹧鸪天(元夕次韵干誉) 浣溪沙(送卢倅) 满庭芳(张敏叔、程致道和示,复用韵寄酬) 临江仙 浣溪沙(与鲁卿酌别,席上次韵) 定风波(七月望,赵俯置酒,与鲁卿同泛舟登骆驼桥待月) 南歌子(四月二十六日集客临芳观) 江城子 水调歌头(次韵叔父寺丞林德祖和休官咏怀) 南乡子(自后圃晚步湖上) 念奴娇(南归渡扬子作,杂用渊明语) 浣溪沙(用前韵再答幼安) 临江仙(送章长卿还姑苏兼寄程致道) 水龙吟(三月十日西湖宴客作) 点绛唇(晚出山榭,春初植兰榭侧,近复生紫芝十二本) 八声甘州(正月二日作是岁闰正月十四才立春) 江城子(大雪与客登极目亭) 卜算子·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 点绛唇(丙辰八月二十七日雨中与何彦亨小饮) 临江仙(正月二十四日晚至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