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正月二十四日晚至湖上)

作者:叶梦得宋代

三日疾风吹浩荡,绿芜未遍平沙。
约回残影射明霞。
水光遥泛坐,烟柳卧欹斜。
霜鬓不堪春点检,留连又见芳华。
一枝重插去年花。
此身江海梦,何处定吾家。

分类: 临江仙

作者叶梦得简介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临江仙(正月二十四日晚至湖上)》是宋代诗人叶梦得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疾风三日吹荡荡,绿芜未遍平沙。约回残影射明霞。水光遥泛坐,烟柳卧欹斜。霜鬓不堪春点检,留连又见芳华。一枝重插去年花。此身江海梦,何处定吾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正月二十四日晚上坐在湖边的景象。在疾风中,大片浩荡的绿芜还没有完全遍布平坦的沙滩。夕阳的余晖映照着湖面,水光闪烁。诗人静静地坐着,远远看着烟雾缭绕的柳树,侧身躺卧。他的鬓发已经不堪春天点检的轻拂,仍停留在芳华的时刻。他重新插上了去年的花枝。他感叹自己的人生如同在江海中的梦境,不知何处才是他真正的家园。

赏析:
这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湖光山色的画面。诗人以凝重的笔触描绘了湖边的景象,疾风吹拂的绿芜和水面上泛起的光芒。通过表现自然景色的静谧和美丽,诗人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思考。

诗中表现出诗人对流转不息的时光的思考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他用"霜鬓不堪春点检"来形容自己的年华已逝,留连不舍地又见芳华,表示时光的流逝无法阻挡。他重新插上去年的花枝,也许是希望重新拾起过去的美好,或者是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将人生比喻为一场在江海中的梦。他感叹自己不知道何处才是真正的家园,折射出对归属感的追求和思考。

整首诗以简练、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归宿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同时,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美丽和静谧,诗人展现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lín jiāng xiān zhēng yuè èr shí sì rì wǎn zhì hú shàng
临江仙(正月二十四日晚至湖上)

sān rì jí fēng chuī hào dàng, lǜ wú wèi biàn píng shā.
三日疾风吹浩荡,绿芜未遍平沙。
yuē huí cán yǐng shè míng xiá.
约回残影射明霞。
shuǐ guāng yáo fàn zuò, yān liǔ wò yī xié.
水光遥泛坐,烟柳卧欹斜。
shuāng bìn bù kān chūn diǎn jiǎn, liú lián yòu jiàn fāng huá.
霜鬓不堪春点检,留连又见芳华。
yī zhī chóng chā qù nián huā.
一枝重插去年花。
cǐ shēn jiāng hǎi mèng, hé chǔ dìng wú jiā.
此身江海梦,何处定吾家。

你可能还喜欢叶梦得的诗

虞美人(二日小雨达旦,西园独卧,寒甚不能寐,时窗前梨花将谢) 永遇乐(寄怀张敏叔、程致道) 点绛唇(丙辰八月二十七日雨中与何彦亨小饮) 应天长(自颍上县欲还吴作) 浣溪沙(用前韵再答幼安) 满庭芳(次旧韵,答蔡州王道济大夫见寄) 千秋岁(次韵兵曹席孟惠廨黄梅) 水调歌头 南乡子(自后圃晚步湖上)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临江仙(诏芳亭赠坐客) 雨中花慢(寒食前一日小雨,牡丹已将开,与客置酒坐中戏作) 菩萨蛮(湖光亭晚集) 江城子(再送卢倅) 浣溪沙(许公堂席上次韵王幼安) 虞美人(赠蔡子因) 满江红 醉蓬莱 八声甘州(甲辰承诏堂知止亭初毕工,刘无言相过) 蓦山溪(百花洲席上次韵司录董庠) 临江仙(次韵洪思诚席上) 临江仙(正月二十四日晚至湖上) 临江仙(次韵答幼安、思诚、存之席上梅花) 满庭芳 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 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虞美人(同蔡宽夫置酒,王仲弓出歌人,声甚妙) 念奴娇(中秋宴客,有怀壬午岁吴江长桥) 满江红(重阳赏菊,时予已除代) 采桑子(冬至日,与许干誉、章几道饭积善·晚归雪作,因留小饮作) 临江仙(席上次韵韩文若) 鹧鸪天(雨后湖上看落花) 定风波(七月望,赵俯置酒,与鲁卿同泛舟登骆驼桥待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