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大雪与客登极目亭)

作者:叶梦得宋代

翩跹飞舞半空来。
晓风催。
巧萦回。
野旷天遥,回望兴悠哉。
欲问玉京知远近,试携手,上高台。
云涛无际卷崔嵬。
敛浮埃。
照琼瑰。
点缀林花,真个是多才。
说与化工留妙手,休尽放,一时开。

分类: 江城子

作者叶梦得简介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江城子(大雪与客登极目亭)》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叶梦得。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翩跹飞舞半空来。
晓风催。巧萦回。
野旷天遥,回望兴悠哉。

译文:
轻盈地飞舞在半空中。
清晨的风催促着舞姿,巧妙地绕回。
广阔的原野,天空遥远,回顾着兴盛的景象,真是令人陶醉啊。

诗意:
诗人描述了大雪纷飞的江城景象,以及与客人一同登上极目亭,远眺玉京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饱满的情感,表达了自然景色的壮美和人与自然的交融之美。诗中展示了叶梦得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和艺术创作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大雪飞舞的江城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语言展示了自然景色的壮美和神秘感。诗人运用形象的描写手法,如“翩跹飞舞半空来”、“晓风催”、“巧萦回”,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大雪纷飞的景象之中。同时,诗人通过描述野外的广阔和天空的遥远,表达了自然的浩渺和壮丽。

诗人在诗中还表达了自己对友情和艺术创作的向往。诗中的“试携手,上高台”表明诗人希望与友人一同攀登高处,远眺玉京,探寻更广阔的世界。诗人也提及了化工和留妙手,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热情与追求。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基调,展示了叶梦得对大自然的痴迷和对美的追求。通过鲜明的形象描写和丰富的意境表达,诗词给人以美感和想象空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诗人的情感。这首诗词展示了叶梦得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力,是一首具有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的佳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jiāng chéng zǐ dà xuě yǔ kè dēng jí mù tíng
江城子(大雪与客登极目亭)

piān xiān fēi wǔ bàn kōng lái.
翩跹飞舞半空来。
xiǎo fēng cuī.
晓风催。
qiǎo yíng huí.
巧萦回。
yě kuàng tiān yáo, huí wàng xìng yōu zāi.
野旷天遥,回望兴悠哉。
yù wèn yù jīng zhī yuǎn jìn, shì xié shǒu, shàng gāo tái.
欲问玉京知远近,试携手,上高台。
yún tāo wú jì juǎn cuī wéi.
云涛无际卷崔嵬。
liǎn fú āi.
敛浮埃。
zhào qióng guī.
照琼瑰。
diǎn zhuì lín huā, zhēn gè shì duō cái.
点缀林花,真个是多才。
shuō yǔ huà gōng liú miào shǒu, xiū jǐn fàng, yī shí kāi.
说与化工留妙手,休尽放,一时开。

你可能还喜欢叶梦得的诗

减字木兰花(雪中赏牡丹) 临江仙(席上次韵韩文若) 江城子 定风波(七月望,赵俯置酒,与鲁卿同泛舟登骆驼桥待月) 虞美人(逋堂睡起,同吹洞箫) 江城子(大雪与客登极目亭) 临江仙·与客湖上饮归 虞美人(上巳席上) 临江仙(次韵答幼安、思诚、存之席上梅花) 卜算子·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 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鹧鸪天(续采莲曲) 永遇乐(寄怀张敏叔、程致道) 满庭芳(次旧韵,答蔡州王道济大夫见寄) 木兰花(二月二十六日晚雨,集客湖上) 南乡子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临江仙(熙春台与王取道、贺方回、曾公衮会别) 水调歌头(癸丑中秋) 鹧鸪天(次韵鲁卿大钱观太湖) 南歌子(是日微雨,过午而霁,晚遂月出,次刘无言韵) 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 虞美人(极目亭望西山) 点绛唇(晚出山榭,春初植兰榭侧,近复生紫芝十二本) 千秋岁(次韵兵曹席孟惠廨黄梅) 水调歌头(湖光亭落成) 千秋岁(小雨达旦,东斋独宿不能寐,有怀松江旧游) 定风波 减字木兰花 临江仙(正月二十四日晚至湖上) 浣溪沙(次韵王幼安,曾存之园亭席上)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采桑子(冬至日,与许干誉、章几道饭积善·晚归雪作,因留小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