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晚出山榭,春初植兰榭侧,近复生紫芝十二本)

作者:叶梦得宋代

高柳萧萧,睡余已觉西风劲。
小窗人静。
淅沥生秋听。
底事多情,欲与流年竞。
残云暝。
坠巾慵整。
独立芝兰径。

分类: 点绛唇

作者叶梦得简介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点绛唇(晚出山榭,春初植兰榭侧,近复生紫芝十二本)》是宋代诗人叶梦得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高的柳树轻轻摇曳,我醒来时已感受到了西风的劲。小窗户里静悄悄的,淅淅沥沥的秋声入耳。心中有许多情感,渴望与光阴争辉。天空中残留的云彩已暗下来,我懒洋洋地整理着落下的头巾。独自站在芝兰的小径上。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末夏初的景象。诗人在晚上走出山榭,看到高高的柳树在微风中轻摇,感受到了西风的劲力。他身处的小窗户里静谧宁静,秋天的声音淅淅沥沥地传入耳中,给人一种宁静和凉爽的感觉。诗人内心充满了情感,渴望与光阴竞争,与流逝的时光抗争。夜幕降临,天空的云彩渐渐暗下来,诗人开始整理掉落的头巾,慵懒而自得。他独自站在芝兰的小径上,享受着这宁静的时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光阴流逝的思考。诗中的柳树、西风、秋声等元素,展示了春末夏初的特点,给人一种凉爽和宁静的感觉。诗人用形象的语言描述自然景物,将自然景象与自己的情感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刻的珍惜。

诗中的芝兰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纯洁的心灵,诗人独立于芝兰的小径上,显示出他超脱尘世的姿态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理掉落的头巾也暗示了诗人对自身形象的修整和追求完美的态度。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情感的细腻感悟,同时也体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刻的珍惜。这首诗给人以宁静、凉爽和内省的感觉,展现了叶梦得独特的诗境和情感世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diǎn jiàng chún wǎn chū shān xiè, chūn chū zhí lán xiè cè, jìn fù shēng zǐ zhī shí èr běn
点绛唇(晚出山榭,春初植兰榭侧,近复生紫芝十二本)

gāo liǔ xiāo xiāo, shuì yú yǐ jué xī fēng jìn.
高柳萧萧,睡余已觉西风劲。
xiǎo chuāng rén jìng.
小窗人静。
xī lì shēng qiū tīng.
淅沥生秋听。
dǐ shì duō qíng, yù yǔ liú nián jìng.
底事多情,欲与流年竞。
cán yún míng.
残云暝。
zhuì jīn yōng zhěng.
坠巾慵整。
dú lì zhī lán jìng.
独立芝兰径。

你可能还喜欢叶梦得的诗

念奴娇(中秋宴客,有怀壬午岁吴江长桥) 临江仙(席上次韵韩文若) 南乡子(自后圃晚步湖上) 卜算子·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 临江仙(明日小雨,已而风大作,复晚晴,遂见月,与客再登) 木兰花(二月二十六日晚雨,集客湖上) 定风波 永遇乐(寄怀张敏叔、程致道) 临江仙(次韵洪思诚席上) 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虞美人(赠蔡子因) 清平乐 虞美人(寒食泛舟) 鹧鸪天(十二月二十二日与许干誉赏梅) 南歌子(是日微雨,过午而霁,晚遂月出,次刘无言韵) 念奴娇(南归渡扬子作,杂用渊明语) 鹧鸪天(与鲁卿晚雨泛舟出西郭,用烟波定韵) 江城子(大雪与客登极目亭) 水调歌头(送八舅朝请) 南乡子(池亭新成晚步) 江城子(湘妃鼓瑟) 水调歌头(湖光亭落成) 点绛唇(丙辰八月二十七日雨中与何彦亨小饮) 水调歌头(濠州观鱼台作) 临江仙(次韵答幼安、思诚、存之席上梅花) 虞美人(逋堂睡起,同吹洞箫) 南歌子(四月二十六日集客临芳观) 八声甘州(甲辰承诏堂知止亭初毕工,刘无言相过) 浣溪沙(送卢倅) 定风波(七月望,赵俯置酒,与鲁卿同泛舟登骆驼桥待月) 蓦山溪(百花洲席上次韵司录董庠) 临江仙(癸卯次葛鲁卿法华山曲水劝酒) 临江仙(十一月二十四日同王幼安、洪思诚过曾存之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