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与鲁卿晚雨泛舟出西郭,用烟波定韵)

作者:叶梦得宋代

天末残霞卷暮红。
波间时见没凫翁。
斜风细雨家何在,老矣生涯尽个中。
惟此意,与公同。
未须持酒祝牛宫。
旁人不解青蓑意,犹说黄金宝带重。

分类: 鹧鸪天

作者叶梦得简介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鹧鸪天(与鲁卿晚雨泛舟出西郭,用烟波定韵)》是宋代诗人叶梦得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边的残霞卷起了暮色中的红光。
在波浪之间,有时可以看到迷失的渔夫。
斜风细雨中,我的家在何处?
年老的我,人生的旅途即将结束。
只有这种感慨,与你共同分享。
无需举杯祝酒庆贺牛宫。
旁人不理解我那青色斗篷的用意,
却说黄金宝带的重要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宋代叶梦得的亲身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终结的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天边的残霞,将黄昏的美景与暮年的感叹相结合,凸显了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消逝。接着,诗中出现了一个迷失的渔夫,他象征着在人生旅途中迷失方向,不知道自己的归宿,而这也暗喻了诗人自己在人生中的迷茫和迷失。

在斜风细雨中,诗人反问自己的家在何处,暗示了他对家庭和归属感的思考。诗人感叹自己已经老去,生命的旅程即将结束,表达出对光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然后,诗人说这种感慨只有他和作者共同拥有,与他人无关。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考。他说旁人无法理解他穿青色斗篷的用意,这里的青色斗篷象征着他与众不同的思想和见解。而旁人却重视金钱和财富,认为黄金宝带更为重要。这是对社会对财富追求的讽刺,也是对诗人自己独立思考和价值观的坚持。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感慨为线索,抒发了诗人对生命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传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个人独立思考的呼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zhè gū tiān yǔ lǔ qīng wǎn yǔ fàn zhōu chū xī guō, yòng yān bō dìng yùn
鹧鸪天(与鲁卿晚雨泛舟出西郭,用烟波定韵)

tiān mò cán xiá juǎn mù hóng.
天末残霞卷暮红。
bō jiān shí jiàn méi fú wēng.
波间时见没凫翁。
xié fēng xì yǔ jiā hé zài, lǎo yǐ shēng yá jǐn gè zhōng.
斜风细雨家何在,老矣生涯尽个中。
wéi cǐ yì, yǔ gōng tóng.
惟此意,与公同。
wèi xū chí jiǔ zhù niú gōng.
未须持酒祝牛宫。
páng rén bù jiě qīng suō yì, yóu shuō huáng jīn bǎo dài zhòng.
旁人不解青蓑意,犹说黄金宝带重。

你可能还喜欢叶梦得的诗

减字木兰花(王幼安见和前韵,复用韵答之) 临江仙(明日小雨,已而风大作,复晚晴,遂见月,与客再登) 浣溪沙(次韵王幼安,曾存之园亭席上) 念奴娇(中秋宴客,有怀壬午岁吴江长桥) 满江红 浣溪沙 江城子(湘妃鼓瑟) 满庭芳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水调歌头(癸丑中秋) 临江仙(次韵洪思诚席上) 木兰花(二月二十六日晚雨,集客湖上) 临江仙(雪后寄周十) 八声甘州 临江仙(熙春台与王取道、贺方回、曾公衮会别) 千秋岁(小雨达旦,东斋独宿不能寐,有怀松江旧游) 临江仙(十一月二十四日同王幼安、洪思诚过曾存之园亭) 虞美人(二日小雨达旦,西园独卧,寒甚不能寐,时窗前梨花将谢) 定风波(七月望,赵俯置酒,与鲁卿同泛舟登骆驼桥待月) 水调歌头(送八舅朝请) 满江红(重阳赏菊,时予已除代) 鹧鸪天(续采莲曲) 八声甘州(正月二日作是岁闰正月十四才立春) 采桑子(冬至日,与许干誉、章几道饭积善·晚归雪作,因留小饮作) 浣溪沙(用前韵再答幼安) 定风波 江城子 减字木兰花 浣溪沙(与鲁卿酌别,席上次韵) 贺新郎 江城子(大雪与客登极目亭) 雨中花慢(寒食前一日小雨,牡丹已将开,与客置酒坐中戏作) 满庭芳(张敏叔、程致道和示,复用韵寄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