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的组词
桃常见的组词有:桃支竹,桃源图,桃都山,桃戈,桃园之拜,桃脸,桃花粥,桃花石,桃花岩,桃园,桃叶妓,桃枝杖,桃华水,桃李月,桃花,桃花盐,桃雨,桃李遍天下,桃李年,桃弓射鸭,桃莱难悟,桃弧,桃雀,桃花命,桃腮柳眼,桃梗,桃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红柳緑,桃笙
| 词语 | 解释 |
|---|---|
| 桃支竹 | 桃支竹 táo zhī zhú1.见"桃枝竹"。 |
| 桃源图 | 桃源图 táo yuán tú1.指用晋陶潜《桃花源记》为题材的画。 |
| 桃都山 | 桃都山 táo dū/dōu shān1.传说中的山名。 |
| 桃戈 | 桃戈 táo gē1.用桃木制的戈。古人用以辟邪。 |
| 桃园之拜 | 桃园之拜 táo yuán zhī bài1.指结拜兄弟共同举事。 |
| 桃脸 | 桃脸 táo liǎn1.见"桃花脸"。 |
| 桃花粥 | 桃花粥 táo huā zhōu/yù1.旧俗寒食节的食品。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作粥。呈桃花色,称"桃花粥"。 |
| 桃花石 | 桃花石 táo huā shí1.石名。以石色粉红而得名。 2.公元十三世纪初中亚人对中国人的称谓。 |
| 桃花岩 | 桃花岩 táo huā yán1.山岩名。在今湖北省安陆县,为唐李白读书处。 |
| 桃园 | 桃园 táo yuán1.桃树园。 2.春秋晋园名。 3.地名。即桃林。 4.指晋陶潜《桃花源记》中之桃源。 5.指桃园结义。 |
| 桃叶妓 | 桃叶妓 táo yè/xié jì1.泛指歌妓。 |
| 桃枝杖 | 桃枝杖 táo zhī/qí zhàng1.桃枝竹制成的拐杖。为杖中佳品。 |
| 桃华水 | 桃华水 táo huá/huà/huā shuǐ1.见"桃花水"。 |
| 桃李月 | 桃李月 táo lǐ yuè1.桃李开花的月份。泛指春天。 |
| 桃花 | 桃花 táo huā1.亦作"桃华"。 2.桃树所开的花。 3.形容女子容貌。 4.指桃花马。 5."桃花水"的省称。指春汛。 6.病名。癣的一种。 |
| 桃花盐 | 桃花盐 táo huā yán1.盐的一种。色如桃花,俗名红盐。产于甘肃张掖。 |
| 桃雨 | 桃雨 táo yǔ/yù1.指桃花雨。 |
| 桃李遍天下 | 桃李遍天下 táo lǐ biàn tiān xià桃李:桃树和李树,比喻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
| 桃李年 | 桃李年 táo lǐ nián桃李花争艳的年纪。比喻女子的青春时期。 |
| 桃弓射鸭 | 桃弓射鸭 táo gōng shè/yè/yì yā1.唐孟郊《送淡公》诗之四:"笑伊水健儿,浪战求光辉。不如竹枝弓,射鸭无是非。"射鸭,一种水上游戏。竹枝弓,即桃竹弓。后因以"桃弓射鸭"指隐士的闲逸生活。 |
| 桃莱难悟 | 桃莱难悟 táo lái nán/nàn/nuó wù1.《后汉书.冯衍传上》"无桃莱之利"唐李贤注:"谢息得桃邑莱山,故言'无桃莱之利'也。但为'莱'字似'枣',文又连'桃',后学者以'桃枣'易明,'桃莱'难悟,不究始终,辄改'莱'为'枣'。衍集又作'菜',或改作'乘',展转乖僻为谬矣。"后遂以"桃莱难悟"喻深奥难懂。 |
| 桃弧 | 桃弧 táo hú1.桃木制的弓。以辟邪。 |
| 桃雀 | 桃雀 táo què/qiāo/qiǎo1.鸟名,即鹪鹩。 |
| 桃花命 | 桃花命 táo huā mìng1.旧指女子薄命。 |
| 桃腮柳眼 | 桃腮柳眼 táo sāi liǔ yǎn形容初开的桃花和新绿的柳叶妩媚多姿。 |
| 桃梗 | 桃梗 táo gěng1.用桃木刻制的木偶。旧俗置以辟邪。 2.比喻任人摆布的傀儡。 |
| 桃门 | 桃门 táo mén1.饰有桃符的门。 |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xī蹊:小路。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
| 桃红柳緑 | 桃红柳緑 táo hóng/gōng liǔ lǜ/lù1.形容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色。 |
| 桃笙 | 桃笙 táo shēng1.桃枝竹编的竹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