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板的拼音、解释、组词

桃板的简介:

táo bǎn
1.亦作"桃版"。 2.即桃符板。

  • AI解释

词语《桃板》,在古代汉语中,并没有直接以“桃板”为名的特定物品或概念。然而,根据字面和历史文献推测,“桃板”可能是指古时候悬挂于门口、用作驱邪避凶的一种装饰物,与“桃符”有关。“桃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习俗,指的是在农历新年时挂在门上的两块木板,上面书写着对联或吉祥语句。后来,“桃符”的概念演变为了我们现在所说的“春联”,也即过年时贴于门框的红色纸条。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据《梦粱录》等古籍记载,在宋朝时期,人们喜欢在新年之际用桃木板制作对联,并将其悬挂或嵌入门楣之上,以求避邪迎祥。
  • 文化意义:“桃符”的寓意与“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之意相契合。古人认为“桃”具有驱鬼辟邪之效,而桃木则被认为可以镇邪。因此,在新年之际使用桃木板书写对联悬挂于门上,既有装饰作用,也寄寓了人们希望新的一年能够平安、祥瑞的美好愿望。

造句

  1. 在古代的春节庆祝活动中,家家户户都会将精美的桃板挂在大门两侧以祈求来年的平安与幸福。
  2. 现如今虽然不再使用真正的桃木制作对联,但每逢新年人们依然会贴上喜庆的春联,犹如悬挂起古老的“桃板”,传承着这份独特的文化记忆。
  3. 《红楼梦》中曾描写贾府除夕夜挂出的大红灯笼和精美的桃符,将新春的氛围渲染得更加浓厚。
  4. 每到春节前夕,孩子们就会兴奋地帮助大人准备春联和桃板,这是他们参与家庭传统活动的乐趣之一。
  5. 村庄里举办了一场关于“桃板文化”的展览,通过展示古代制作工艺和现代创作作品,让年轻一代也能感受到这份传统文化的魅力。

分词解释

táo

1 落叶小乔木,品种很多,果实略呈球形,表面有短绒毛,味甜,有大核,核仁可入药:~儿。~李(喻所教的学生)。~李不言,下自成蹊(喻实至名归,尚事实,不尚虚名)。世外~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2 形状像桃子的:棉~儿。3 指核桃:~仁。~酥。4 姓。

bǎn

1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子。木~。~上钉钉。2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檀~。鼓~。一字一~。荒腔走~。3 不灵活,少变化:死~。呆~。4 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着脸。5 见“老”字“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