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人的拼音、解释、组词
桃人的简介:
táo rén
1.桃木俑。旧时迷信谓鬼畏桃木,因削桃木为人形,用以驱鬼辟邪。
1.桃木俑。旧时迷信谓鬼畏桃木,因削桃木为人形,用以驱鬼辟邪。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桃木刻成的木偶。于除夕时挂桃人于门,可用以驱邪。汉.应劭《风俗通义.卷八.桃梗》:「上古之时,有荼与郁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立桃树下,简阅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荼与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事,冀以卫凶也。」也称为「桃梗」。
词语“桃人”在古代文献中出现较少,但从字面上进行解析,“桃人”可能指的是用桃木制成的人形雕像或雕刻。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中有不同的含义和用途。根据现有资料,我们可以大致推测其含义及应用。
-
作为驱邪避凶的象征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用桃木来制作符咒、桃符等物品,用于辟邪。如果“桃人”是指用桃木雕刻的人形,则可能是具有类似功能的装饰品或符号。
-
神话故事中的角色:“桃人”也可能出现在一些神话传说或者文学作品中,指的是与桃花源或者桃花相关的神话人物或精灵。
以下提供5个造句以进一步理解和使用“桃人”:
- 在古代的民间信仰中,人们会在门上悬挂用桃木雕刻的人形,称为“桃人”,以此来驱逐邪灵,保佑平安。
- 《桃花源记》里的描述令人遐想联翩,仿佛真有那么一片世外桃源之地,其中或许居住着一些神秘的“桃人”。
- 这件艺术品采用精美的雕刻技艺,将传统意义上的“桃人”形象惟妙惟肖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
-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贴上对联和桃符(即用桃木制成的人形),其中的“桃人”寄托着人们祈福迎祥的美好愿望。
- 如果有机会参观古代宫廷或贵族府邸中的装饰展览,或许可以看到保存完好的用优质桃木雕琢而成的精美“桃人”,它们象征着吉祥和庇护。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