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符板的拼音、解释、组词
桃符板的简介:
táo fú bǎn
1.见"桃符"。
1.见"桃符"。
- AI解释
《桃符板》这一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但它源自古代中国的一种文化传统。在传统文化中,“桃符”是悬挂于门上的两块木板,上面刻有吉祥的话语或符咒,以求避邪、保佑平安和兴旺。这种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驱邪仪式。
详细解释:
- 起源:据《荆楚岁时记》记载,东汉时期,人们开始在门上悬挂桃木板来避邪。
- 演变:到了唐代,贴春联成为春节的一个重要传统习俗。最初的桃符内容多为祈福纳祥、驱邪避凶的咒语或诗句。
- 形式与用途:早期的桃符木板通常刻有神话传说中的两位神将的名字和形象,如神荼和郁垒,后来逐渐演变为贴春联的形式。
造句:
- 每到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换上新的《桃符板》,祈愿来年能够平平安安、福运连连。
- 在古代的祭祀仪式中,人们会在门上悬挂着刻有神灵名字和形象的《桃符板》以求庇护。
- 传统民俗爱好者们常会制作精美的手工桃符板作为收藏或装饰之用,它们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作品,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
- 小时候每到过年时,我都会跟着大人们一起贴春联和《桃符板》,那种热闹的氛围让我至今难忘。
- 在文化展览中展出了一批保存完好的古代《桃符板》文物,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观看。
分词解释
桃
táo
1 落叶小乔木,品种很多,果实略呈球形,表面有短绒毛,味甜,有大核,核仁可入药:~儿。~李(喻所教的学生)。~李不言,下自成蹊(喻实至名归,尚事实,不尚虚名)。世外~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2 形状像桃子的:棉~儿。3 指核桃:~仁。~酥。4 姓。
符
fú
1 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虎~。~信。~节。2 代表事物的标记、记号:~号。音~。3 相合:~合。言行相~。4 道士画的驱使鬼神的图形或线条:~咒。护身~。5 古代称祥瑞的征兆:~瑞。~应(yìng )(指天降“符瑞”,与人事相应)。6 姓。
板
bǎn
1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子。木~。~上钉钉。2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檀~。鼓~。一字一~。荒腔走~。3 不灵活,少变化:死~。呆~。4 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着脸。5 见“老”字“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