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的组词

哈常见的组词有:哈呀,哈剌契丹,哈罗,哈欠,哈雷彗星,哈哈镜,哈哄哄,哈腰,哈尼族,哈话,哈密,哈号,哈敦,哈萨克斯坦,哈得孙湾,哈得孙河,哈巴,哈勃望远镜,哈什蚂,哈肋巴,哈勃定律,哈荅,哈尔滨市,哈尔滨,哈拉帕文化,哈谢克(1883-1923),哈叭狗,哈答,哈哈,哈佳铁路

词语 解释
哈呀 hā/hǎ/hà yā/ya1.叹词。表惊讶﹑惋惜。
剌契丹 哈剌契丹 hā/hǎ/hà là/lá qì/qiè/xiè dān1.古族名兼古国名。也叫黑契丹(契丹语,哈剌为"黑"的意思)。指耶律大石所建的西辽。也用来专指契丹本族人。
哈罗 hā/hǎ/hà luó1.亦作"哈啰"。 2.英语hello的译音。打招呼用语。
哈欠 hā/hǎ/hà qiàn困倦时嘴张开,深深吸气,然后呼出,是血液内二氧化碳增多,刺激脑部的呼吸中枢而引起的生理现象:打~。
雷彗星 哈雷彗星 hā léi huì xīng第一颗被证实的按一定周期出现的彗星。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发现1531年、1607年和1682年出现的三颗彗星运行轨道相似,认为是同一彗星的三次回归,并预言1758年或1759年将重新回归。哈雷的预言被证实后,颂为“哈雷彗星”。公转周期76年,彗核自转周期48小时。轨道倾角162°,逆行。偏心率0.967,呈扁椭圆状轨道。中国在公元前1057年有记载。 
哈哈镜 hā/hǎ/hà hā/hǎ/hà jìng用凹凸不平的玻璃做成的镜子,照起来奇形怪状,引人发笑。
哄哄 哈哄哄 hā/hǎ/hà hōng/hǒng/hòng hōng/hǒng/hòng1.犹言闹哄哄。
哈腰 hā/hǎ/hà yāo①弯腰:一~把钢笔掉在地上了。②稍微弯腰表示礼貌(不及鞠躬郑重):点头~。
尼族 哈尼族 hā/hǎ/hà ní z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云南。
哈话 hā/hǎ/hà huà1.傻话;丢人话。
哈密 hā mì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县级市及专区政府所在地。位于新疆东部天山南麓哈密盆地。市区面积58平方公里,人口2万。是东疆最大城市和铁路、公路枢纽,是新疆煤炭基地之一,同时以哈密瓜闻名。
哈号 hā/hǎ/hà hào/háo1.清代京师中巡逻兵卒报晓。
哈敦 hā/hǎ/hà dūn/duì1.亦作"哈屯"。 2.蒙古语。娘子;王妃。
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 hā sà kè sī tǎn中亚国家。世界最大的内陆国。东邻中国。面积271.73万平方千米。人口1700万(1995年),民族众多。首都阿克莫拉。中部为丘陵,北部、西部分别为平原、低地,东、东南边缘为山地。温带大陆性气候。矿物种类多且储量大。有色金属工业和煤炭工业发达。盛产小麦和羊毛。
得孙湾 哈得孙湾 hā/hǎ/hà dé/děi/de sūn/xùn wān加拿大东北部深入大陆内部的海湾。东北经哈得孙海峡与大西洋相通。面积约82万平方千米。气候严寒,水温很低。全年大部分时间海面封冻。沿岸居住着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以狩猎和捕鱼为生。
得孙河 哈得孙河 hā/hǎ/hà dé/děi/de sūn/xùn hé美国东北部河流。源于马尔西山,注入大西洋。长492千米。有运河和五大湖相通。河口构成纽约港的主要部分。
哈巴 hā/hǎ/hà bā〈方〉走路时两膝向外弯曲。
勃望远镜 哈勃望远镜 hā/hǎ/hà bó/bèi wàng yuǎn/yuàn jìng在绕地球的轨道上运行的一种空间观测仪器。为纪念观测宇宙学创始人哈勃而命名。1990年4月,由航天飞机送入太空587千米的圆形近地轨道。望远镜口径2.4米,焦距长13.3米。由光学部分、科学仪器和辅助系统组成。能辨别140亿光年距离的天体。
什蚂 哈什蚂 hā/hǎ/hà shí/shén mǎ/mā/mà蛙的一种,身体灰褐色,生活在阴湿的地方。雌性的腹内有脂肪状物质,叫哈什蚂油,可入药。哈什蚂是我国特产之一,主要产在东北各省。[满]
肋巴 哈肋巴 hā/hǎ/hà lèi/lē bā1.[满halba]肩胛骨。
勃定律 哈勃定律 hā/hǎ/hà bó/bèi dìng lǜ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在研究星系光谱时发现的定律。即河外星系的退行速度(v)和它的距离(d)有关,关系式为v=hd,式中h为哈勃常数。
哈荅 hā/hǎ/hà dá1.见"哈答"。
尔滨市 哈尔滨市 hā ěr bīn shì黑龙江省省会。在省境南部、松花江沿岸,滨洲、滨绥、京哈、拉滨、哈佳等铁路交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32年设市。人口291万(1995年)。是东北地区北部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工业以机械为主,有著名的哈尔滨电机厂。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等学校。名胜古迹有太阳岛、文庙、极乐寺、七级浮屠塔等。以冰雕著名,有“冰城”之称。
尔滨 哈尔滨 hā ěr bīn1.黑龙江省省会。位于黑龙江省南部,临松花江,人口251.9万(1982)。东北第二大城市,以机械、动力为主的新兴综合工业城市。东北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
拉帕文化 哈拉帕文化 hā/hǎ/hà lā/lá pà wén huà/huā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化。代表遗址有哈拉帕及摩亨约、达罗(均在今巴基斯坦境内)。存在时期约为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到前2000年代中期。属青铜文化。有较为发达的农业,种植多种作物,最早栽培棉花;城市规模宏大;陶器、青铜器工艺精良;并产生了文字。
谢克(1883-1923) 哈谢克(1883-1923) hā/hǎ/hà xiè kè (1883-1923)捷克作家。高中毕业后遍游全国,了解社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被征入奥匈帝国军队服役。代表作长篇讽刺小说《好兵帅克》,表达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憎恨。
叭狗 哈叭狗 hā/hǎ/hà bā gǒu1.亦作"哈巴狗"。 2.一种体小﹑毛长﹑腿短,可供玩赏的狗。俗称狮子狗或巴儿狗。 3.比喻卑顺的奴才。
哈答 hā/hǎ/hà dá/dā1.亦作"哈荅"。 2.马虎;随便。 3.厮混。
哈哈 hā/hǎ/hà hā/hǎ/hà见〖打哈哈〗。
佳铁路 哈佳铁路 hā/hǎ/hà jiā tiě lù从黑龙江哈尔滨到佳木斯。长506千米,1940年筑成。已建成复线。是黑龙江省铁路干线,对小兴安岭林区的木材和鹤岗、双鸭山煤矿的煤炭外运起重要作用。

哈的二字词语

哈的三字词语

哄哄 尼族 什蚂 肋巴 尔滨 叭狗 密瓜 里发 瓦那 巴狗 吧狗 昔泥

哈的四字成语

剌契丹 雷彗星 得孙湾 得孙河 勃定律 尔滨市 佳铁路 萨克人 剌基酒 萨克族 佛大学

其他字的组词

⼋组词 反组词 丏组词 不组词 仧组词 夸组词 爷组词 评组词 诅组词 盲组词 恋组词 舱组词 跺组词 榕组词 鬡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