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的组词

哈常见的组词有: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哈什蚂,哈哈儿,哈号,哈叭狗,哈勃定律,哈达(hǎ-),哈吧狗,哈沓,哈尔滨市,哈话,哈萨克族,哈节,哈啰,哈密顿问题,哈萨克人,哈谢克(1883-1923),哈屯,哈敦,哈尼族,哈欠,哈士蟆(哈hà),哈肋巴,哈瓦那,哈布斯堡王朝,哈呀,哈尔滨,哈拉帕文化,哈哈,哈气

词语 解释
克贝里·费恩历险记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 hā/hǎ/hà kè bèi lǐ·fèi ēn lì xiǎn jì长篇小说。美国马克·吐温作于1876-1884年。汤姆·索亚的朋友哈克贝里·费恩心地善良。他帮助黑奴吉姆逃跑,两人乘木筏由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沿途为逃避追捕,经历了许多惊险事。最后吉姆的女主人临终前给他以自由。汤姆·索亚的姑母欲收费恩为义子,但他决心逃走,过无拘无束的生活。
什蚂 哈什蚂 hā/hǎ/hà shí/shén mǎ/mā/mà蛙的一种,身体灰褐色,生活在阴湿的地方。雌性的腹内有脂肪状物质,叫哈什蚂油,可入药。哈什蚂是我国特产之一,主要产在东北各省。[满]
哈哈儿 hā/hǎ/hà hā/hǎ/hà ér/er〈方〉可笑的事:这真是个~丨闹了个~。
哈号 hā/hǎ/hà hào/háo1.清代京师中巡逻兵卒报晓。
叭狗 哈叭狗 hā/hǎ/hà bā gǒu1.亦作"哈巴狗"。 2.一种体小﹑毛长﹑腿短,可供玩赏的狗。俗称狮子狗或巴儿狗。 3.比喻卑顺的奴才。
勃定律 哈勃定律 hā/hǎ/hà bó/bèi dìng lǜ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在研究星系光谱时发现的定律。即河外星系的退行速度(v)和它的距离(d)有关,关系式为v=hd,式中h为哈勃常数。
达(hǎ-) 哈达(hǎ-) hǎ dá藏语音译。一种象征纯洁、吉祥的表示敬意和祝贺用的长条丝巾或纱巾。有致敬和祝祷的含义。是藏、蒙古等族交际礼仪用品。相传元朝时由内地传入西藏。多为白色,也有黄、蓝等色,五彩哈达为珍贵礼品。
吧狗 哈吧狗 hǎ ba gǒu1.两千多年前原生于中国的一种茸毛小狗。俗称“狮子狗”。 2.比喻驯顺的奴才、拍马者。
哈沓 hā/hǎ/hà tà/dá1.糊涂;马虎。
尔滨市 哈尔滨市 hā ěr bīn shì黑龙江省省会。在省境南部、松花江沿岸,滨洲、滨绥、京哈、拉滨、哈佳等铁路交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32年设市。人口291万(1995年)。是东北地区北部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工业以机械为主,有著名的哈尔滨电机厂。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等学校。名胜古迹有太阳岛、文庙、极乐寺、七级浮屠塔等。以冰雕著名,有“冰城”之称。
哈话 hā/hǎ/hà huà1.傻话;丢人话。
萨克族 哈萨克族 hā/hǎ/hà sà kè z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
哈节 hā/hǎ/hà jié京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六月初十,或八月初十、正月二十五日。主要活动是“唱哈”(即“唱歌”),多在“哈亭”举行。通常为三人,一个男歌手叫“哈哥”,主要是持琴伴奏;两个女歌手叫“哈妹”,互相轮流演唱。
哈啰 hā/hǎ/hà luō/luó/luo1.见"哈罗"。
密顿问题 哈密顿问题 hā/hǎ/hà mì dùn/dú wèn tí图论中的著名问题之一。英国数学家哈密顿于1859年以游戏的形式提出:把一个正十二面体的二十个顶点看成二十个城市,要求找出一条经过每个城市恰好一次而回到出发点的路线(如图)。这条路线就称“哈密顿圈”。一百多年来,对哈密顿问题的研究,促进了图论的发展。
萨克人 哈萨克人 hā/hǎ/hà sà kè rén哈萨克斯坦的主体民族。部分在独联体各国,少数分布在蒙古和阿富汗等国。约742万人(1985年)。讲哈萨克语。信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
谢克(1883-1923) 哈谢克(1883-1923) hā/hǎ/hà xiè kè (1883-1923)捷克作家。高中毕业后遍游全国,了解社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被征入奥匈帝国军队服役。代表作长篇讽刺小说《好兵帅克》,表达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憎恨。
哈屯 hā/hǎ/hà tún/zhūn1.见"哈敦"。
哈敦 hā/hǎ/hà dūn/duì1.亦作"哈屯"。 2.蒙古语。娘子;王妃。
尼族 哈尼族 hā/hǎ/hà ní z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云南。
哈欠 hā/hǎ/hà qiàn困倦时嘴张开,深深吸气,然后呼出,是血液内二氧化碳增多,刺激脑部的呼吸中枢而引起的生理现象:打~。
士蟆(hà) 哈士蟆(哈hà) hà shì má1.[满hasima]又称中国林蛙。蛙的一种。身体灰褐色,生活于阴湿的山坡树丛中。雌性腹内有脂肪状物质,叫哈士蟆油,中医用为养阴药,主治虚劳咳嗽等症。哈士蟆为我国特产之一,主要产在东北各省。
肋巴 哈肋巴 hā/hǎ/hà lèi/lē bā1.[满halba]肩胛骨。
瓦那 哈瓦那 hā/hǎ/hà wǎ/wà nà/nǎ/nèi/nā古巴首都,最大城市和港口。人口210.7万(1992年)。全国经济中心。工业有制糖、造船、机械等。天然良港,可泊巨轮。市内有古老的教堂、城堡和宫殿,市郊有圣玛丽亚海水浴场。为美洲著名旅游胜地。
布斯堡王朝 哈布斯堡王朝 hā/hǎ/hà bù sī bǎo/bǔ/pù wáng zhāo/cháo欧洲王朝。1273年德意志的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尔夫一世当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开创此王朝。后夺得奥地利,成为王朝主要领地。1438年起一直拥有神圣罗马帝国皇位。因联姻继承关系,至查理五世时,在欧洲已有庞大领地。后主要分为西班牙和奥地利两大支系。1700年在西班牙的一系终结。1804年建立奥地利帝国,1867年改为奥匈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于1918年灭亡。
哈呀 hā/hǎ/hà yā/ya1.叹词。表惊讶﹑惋惜。
尔滨 哈尔滨 hā ěr bīn1.黑龙江省省会。位于黑龙江省南部,临松花江,人口251.9万(1982)。东北第二大城市,以机械、动力为主的新兴综合工业城市。东北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
拉帕文化 哈拉帕文化 hā/hǎ/hà lā/lá pà wén huà/huā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化。代表遗址有哈拉帕及摩亨约、达罗(均在今巴基斯坦境内)。存在时期约为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到前2000年代中期。属青铜文化。有较为发达的农业,种植多种作物,最早栽培棉花;城市规模宏大;陶器、青铜器工艺精良;并产生了文字。
哈哈 hā/hǎ/hà hā/hǎ/hà见〖打哈哈〗。
哈气 hā/hǎ/hà qì①张口呼出来的气。②指凝结在玻璃等上面的水蒸气。

哈的二字词语

哈的三字词语

什蚂 叭狗 吧狗 尼族 肋巴 瓦那 尔滨 昔泥 巴狗 密瓜 里发 哄哄

哈的四字成语

勃定律 尔滨市 萨克族 萨克人 得孙河 得孙湾 剌契丹 佳铁路 剌基酒 雷彗星 佛大学

其他字的组词

⺂组词 大组词 寸组词 兯组词 切组词 们组词 厇组词 尕组词 夸组词 妄组词 旬组词 严组词 社组词 伴组词 庐组词 卖组词 肥组词 躬组词 菱组词 塞组词 睛组词 稠组词 蓬组词 䥮组词 䰯组词 欑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