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帕文化的拼音、解释、组词
哈拉帕文化的简介:
hā/hǎ/hà lā/lá pà wén huà/huā
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化。代表遗址有哈拉帕及摩亨约、达罗(均在今巴基斯坦境内)。存在时期约为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到前2000年代中期。属青铜文化。有较为发达的农业,种植多种作物,最早栽培棉花;城市规模宏大;陶器、青铜器工艺精良;并产生了文字。
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化。代表遗址有哈拉帕及摩亨约、达罗(均在今巴基斯坦境内)。存在时期约为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到前2000年代中期。属青铜文化。有较为发达的农业,种植多种作物,最早栽培棉花;城市规模宏大;陶器、青铜器工艺精良;并产生了文字。
- AI解释
《哈拉帕文化》是一种古代文明,主要存在于印度河流域(今巴基斯坦和印度的部分地区),大约在公元前3300年至1900年之间。它与另外一种被称为摩亨佐·达罗的文化合称为“印度河文明”。哈拉帕文化的遗址主要以废墟的形式存在,这些废墟中发现了古代城市的遗迹、精美的陶器、印章以及带有象形文字的泥板等。
详细解释
- 时间范围:约公元前3300年到前1900年。
- 地理位置:主要分布在印度河流域,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印度的部分地区。
- 重要发现:考古学家在哈拉帕遗址中发现了复杂的排水系统、建筑物遗迹、陶器、金属制品等。此外,还在摩亨佐·达罗等地发现了象形文字的泥板,这对于研究这一时期的书写形式至关重要。
- 社会结构与文化特征:虽然关于其社会和经济组织的信息有限,但有证据表明哈拉帕文明拥有较为复杂的社会分工和城市规划。
造句
- 哈拉帕文化的废墟至今仍吸引着众多考古学家前来探索其隐藏的秘密。
- 这些精美的陶器证明了哈拉帕文化在手工艺方面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 考古学家们正在努力解读那些刻有象形文字的泥板,试图揭开哈拉帕文明的面纱。
- 哈拉帕城市的废墟中发现的排水系统令人惊叹,显示了古代工程师们的智慧与才能。
- 通过研究哈拉帕文化,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早期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分词解释
哈
hā,hǎ,hà
1 张口呼气:~欠。~一口气。2 象声词,形容笑声:~~大笑。打~~(开玩笑)。3 伛,弯:~腰(稍微弯腰)。
拉
lā,lá
1 牵,扯,拽:~车。~网。~下马(喻使某人下台)。2 用车载运:~货。3 使延长:~延。~伸。4 排泄粪便:~屎。5 联络:~拢。~帮结伙。6 摧折:摧枯~朽。7 带领转移:把部队~出去。8 牵引乐器的某一部分使乐器发出声音:~小提琴。9 抚养子女:~扯。10 帮助:他有困难,~他一把。
帕
pà
1 包头或擦手、脸用的布或绸,多为方形:首~。手~。
文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化
huà,huā
1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分~。僵~。教(jiào )~。熔~。融~。潜移默~。~干弋为玉帛。。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缘。~斋。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绿~。4 习俗,风气:有伤风~。5 特指“化学”:~工。~纤。~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