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雷彗星的拼音、解释、组词

哈雷彗星的简介:

hā léi huì xīng
第一颗被证实的按一定周期出现的彗星。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发现1531年、1607年和1682年出现的三颗彗星运行轨道相似,认为是同一彗星的三次回归,并预言1758年或1759年将重新回归。哈雷的预言被证实后,颂为“哈雷彗星”。公转周期76年,彗核自转周期48小时。轨道倾角162°,逆行。偏心率0.967,呈扁椭圆状轨道。中国在公元前1057年有记载。 

  • AI解释

《哈雷彗星》是天文学中的一个著名词汇,它指的是每76年左右接近地球一次的一颗周期彗星。这颗彗星以英国天文学家爱德蒙·哈雷的名字命名。

详细解释

  • 名称由来:1705年,英国科学家爱德蒙·哈雷对历史文献中有关彗星记录的研究分析后,发现有一颗1682年出现的彗星与之前的几次彗星轨道非常相似,并推断其未来会再次回归。为了验证这一假设,他使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进行计算,预测出该彗星将会在1758年底或1759年初再次接近地球。后来在哈雷去世后(1742年逝世),这颗彗星被正式命名为“哈雷彗星”。
  • 物理特性:哈雷彗星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当它靠近太阳时,由于阳光的加热和压力作用,会释放出大量气体和尘埃形成明亮的彗发和长长的尾巴。它的周期约为75.3年(平均值),最远可至冥王星轨道之外,最近则接近木星轨道。
  • 观测价值:哈雷彗星是唯一一颗肉眼可见的周期性彗星,在经过地球附近时会变得非常明亮,成为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关注的对象。上一次它经过太阳系内的时间是在2061年7月28日。

造句

  1. 科普读物中:“哈雷彗星将在七十六年后再次光临地球,这将是下一代人可以见证的一次壮观景象。”
  2. 科幻小说里:“当哈雷彗星再次来到太阳系时,人类终于找到了它携带的生命迹象——一种外星微生物。”
  3. 新闻报道中:“天文学家宣布发现哈雷彗星的活动规律可能会有所变化,这将对未来的天文观测产生重大影响。”
  4. 科普讲座上:“在接下来的76年里,当哈雷彗星再次接近地球时,我们有机会通过先进的望远镜对其进行全面研究。”
  5. 个人日记中:“今天我观看了哈雷彗星的运行轨迹,虽然它的亮度不是很高,但还是非常壮观,令人感叹宇宙的浩渺无垠。”

这些造句展示了“哈雷彗星”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方式和可能的应用场景。

分词解释

hā,hǎ,hà

1 张口呼气:~欠。~一口气。2 象声词,形容笑声:~~大笑。打~~(开玩笑)。3 伛,弯:~腰(稍微弯腰)。

léi

1 由于下雨时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空中闪电发出的强大的声音:~电。~鸣。~动。~雨。~霆。~厉风行。2 军事用的爆炸武器:地~。鱼~。布~。扫~。~管。3 〔~池〕古水名,在今中国安徽省望江县。现用于成语“不敢越~~一步”,喻不敢越出一定的范围。4 姓。

xīng

1 天文学上指宇宙间能发光的或反射光的天体;一般指夜间天空中发光的天体:~球。恒~。行(xíng )~。卫~。披~戴月。2 细碎的小颗粒东西:火~儿。3 秤等衡器上记数的点:定盘~。4 军官衣领上的徽记:五~将军。5 形容夜间:~行。~奔。6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宿。7 像星一样排列,分散:~~点点。8 喻某一方面新出现的杰出人物:影~。歌~。9 古代妇女面上所饰的花点。10 以星象推算吉凶祸福的方术:~术。~相(xiàng )。11 原子核物理学上指高能粒子射入核乳胶或云室、气泡室时发现有许多径迹从一点发出的现象。12 国际通用的衡量宾馆、饭店的等级标准:~级。五~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