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的组词

汤常见的组词有:汤寒,汤刑,汤饼局,汤散,汤夫人,汤锅,汤爆肚,汤孙,汤头歌诀,汤神,汤汁,汤烧火热,汤婆子,汤脚,汤壶,汤主,汤饼,汤厨,汤邑,汤社,汤饼之会,汤池,汤圆,汤泉,汤茗,汤盏,汤熨,汤网,汤面,汤参

词语 解释
汤寒 tāng/shāng hán1.抵挡寒冷。
汤刑 tāng/shāng xíng1.商汤制定的刑法。
饼局 汤饼局 tāng/shāng bǐng jú1.即汤饼会。
汤散 tāng/shāng sàn/sǎn1.汤药和丸散。常泛指药。
夫人 汤夫人 tāng/shāng fū/fú rén1.即汤婆。
汤锅 tāng/shāng guō1.屠宰牛﹑马等大牲畜的场所。
爆肚 汤爆肚 tāng/shāng bào dù/dǔ1.见"汤包肚"。
汤孙 tāng/shāng sūn/xùn1.商汤之子孙。 2.泛指子孙。
头歌诀 汤头歌诀 tāng/shāng tóu/tou gē jué1.将中药常用配方编成的歌诀﹐便于习医者记诵和应用。通行的有清汪昂所编的《汤头歌诀》一书。
汤神 tāng/shāng shén1.称煮茶技艺高超的人。
汤汁 tāng/shāng zhī1.食物加水煮出的汁液。
烧火热 汤烧火热 tāng shāo huǒ rè指生病发高烧。
婆子 汤婆子 tāng/shāng pó zǐ1. [方]∶见“汤壶”。
汤脚 tāng/shāng jiǎo/jué1.剩汤。
汤壶 tāng/shāng hú1.即汤婆。
汤主 tāng/shāng zhǔ1.山茱萸的别名。
汤饼 tāng/shāng bǐng1.亦作"汤?"。 2.水煮的面食。 3.指汤饼会。
汤厨 tāng/shāng chú1.相传伊尹曾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悦汤。事见《史记.殷本纪》。后以"汤厨"指美味。
汤邑 tāng/shāng yì1.见"汤沐邑"。
汤社 tāng/shāng shè1.聚会饮茶之称。
饼之会 汤饼之会 tāng bǐng zhī huì指孩子出生第三天举行宴会。
汤池 tāng/shāng chí1.指难以逾越的护城河。形容城池防守严固。 2.温泉浴池;温泉。
汤圆 tāng/shāng yuán1.即汤团。有的地方则专指无馅的,用水煮熟加糖吃的糯米粉小团子。
汤泉 tāng/shāng quán1.温泉。
汤茗 tāng/shāng míng1.茶水。
汤盏 tāng/shāng zhǎn1.热水杯。
汤熨 tāng/shāng yùn/yù1.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用热水熨帖患处以散寒止痛。
汤网 tāng/shāng wǎng1.《吕氏春秋.异用》:"汤见祝网者置四面。其祝曰:'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离吾网。'汤曰:'嘻,尽之矣,非桀其孰为此也!'汤收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祝曰:'昔蛛蝥作网罟,今之人学纾。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汉南之国闻之,曰:'汤之德及禽兽矣。'四十国归之。"后因以"汤网"泛言刑政宽大。
汤面 tāng/shāng miàn1.带汤的面条。
汤参 tāng/shāng cān/shēn1.指浸渍取汁后再晒干的人参。

汤的二字词语

殿

汤的三字词语

饼局 夫人 爆肚 婆子 包肚 半体 显祖 饼筵 饼会 沐邑

汤的四字成语

头歌诀 烧火热 饼之会 池铁城 风冒雪 去三面 荡荡 池之固 祷桑林

其他字的组词

芦组词 杈组词 宣组词 眨组词 唇组词 悄组词 浙组词 捂组词 紊组词 钾组词 馅组词 笤组词 䴉组词 鸓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