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鼎的拼音、解释、组词

汤鼎的简介:

tāng/shāng dǐng
1.《史记.殷本纪》:"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后因以"汤鼎"称颂辅政的大臣。 2.商汤时所铸之鼎。 3.煮水烹食之器。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相传商伊尹曾负鼎俎为商汤烹食,因得见商汤以陈述王道,商汤乃委任以国政。见《史记.卷三.殷本纪》。后遂用汤鼎作为对宰相的颂词。唐.贺知章〈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谟字〉诗:「三叹承汤鼎,千欢接舜壶。」

2. 一种煮茶的器皿。宋.陆游〈雨中睡起〉诗:「松鸣汤鼎茶初熟,雪积炉灰火渐低。」宋.范成大〈刺????淖〉诗:「突如汤鼎沸,翕作茶磨旋。」

词语“汤鼎”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但根据字面意义推测,它可能指的是古代用来煮沸水或食物的大锅。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鼎”通常特指古代的一种重要的礼器或烹饪器具,具有象征权力和权威的意义。因此,在历史文献、古文典籍以及一些现代创作中,“汤鼎”可以被赋予一定的背景意义。

详细解释

  • 字面义:汤,意为煮沸的水;鼎,指古代用来烹煮食物或祭祀用的大锅。
  • 象征意义:在某些语境下,“汤鼎”可能象征着古人的烹饪技艺或是某种特定场合下的饮食文化。

造句

  1. 古代人民使用汤鼎来为家人准备一日三餐,这体现了他们对家庭生活的重视。
  2. 在古代的宴会上,用汤鼎烹煮的食物往往被视为高档次、高规格的象征。
  3. 我们可以想象,在一场盛大的祭祀仪式上,人们围绕着巨大的汤鼎进行各种活动。
  4. 诗人笔下的汤鼎仿佛不仅仅是煮食的器具,更是承载着深厚情感与文化记忆的载体。
  5. 尽管现代厨房不再使用传统意义上的汤鼎,但它的形象仍然出现在许多关于古代生活的绘画或工艺品中。

请注意,“汤鼎”并不是一个固定词汇,在实际应用和理解时可能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调整。以上解释及造句仅供参考。

分词解释

tāng,shāng

1 热水:~雪。赴~蹈火。扬~止沸。2 煮东西的汁液:米~。参(shēn )~。3 烹调后汁特别多的食物:鸡~。菜~。清~。4 专指温泉(现多用于地名):~泉(温泉)。~山(在中国北京市)。5 中药的剂型:~剂。~药。6 姓。

dǐng

1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镬。2 锅:~罐。~锅。3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彝。九~。定~。问~。~祚(国运)。4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峙。~足之势。5 大:~族。~臣。~力支持。6 正当,正在:~盛(shè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