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的组词
杖常见的组词有:杖履纵横,杖绖,杖机,杖国,杖洋,杖舄,杖头资,杖疮,杖拏,杖钱,杖头钱,杖化,杖屦,杖期,杖竹,杖履,杖鼓曲,杖朝,杖檝,杖记,杖责,杖仁,杖钵,杖力,杖节把钺,杖锡客,杖钺一方,杖节,杖乡,杖子
| 词语 | 解释 |
|---|---|
| 杖履纵横 | 杖履纵横 zhàng lǚ zòng héng形容游人来往不绝。 |
| 杖绖 | 杖绖 zhàng dié1.孝杖与丧服。 2.指孝服。 |
| 杖机 | 杖机 zhàng jī1.见"杖几"。 |
| 杖国 | 杖国 zhàng guó1.《礼记.王制》:"七十杖于国。"谓七十岁可拄杖行于都邑﹑国都。后作七十岁的代称。 |
| 杖洋 | 杖洋 zhàng yáng1.旧时对英国铸造的一种银元的俗称。匝面图案为一手持三叉戟的不列颠女神像,并用汉英和马来文标明"一圆"字样。1895年起在孟买﹑加尔各答等地铸造,大小轻重仿墨西哥鹰洋。由上海﹑香港﹑新加坡﹑槟榔屿等地的英国银行发行。 |
| 杖舄 | 杖舄 zhàng xì1.拐杖与鞋子。 2.谓拄杖行走。 |
| 杖头资 | 杖头资 zhàng tóu/tou zī1.指酒钱。 |
| 杖疮 | 杖疮 zhàng chuāng1.受杖刑后的创伤。 |
| 杖拏 | 杖拏 zhàng ná1.持桨。 2.借指渔父。 |
| 杖钱 | 杖钱 zhàng qián1.旧时犯人打点行杖公人俾得从轻杖打所用的钱。 2."杖头钱"的省称。 |
| 杖头钱 | 杖头钱 zhàng tóu/tou qián1.《晋书.阮修传》:"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后因以"杖头钱"称买酒钱。 |
| 杖化 | 杖化 zhàng huà/huā1.《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长房辞归,翁(指壶公)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葛陂中也。'……长房乘杖,须臾来归,自谓去家适经旬日,而已十余年矣。即以杖投陂,顾视则龙也。"后因以"杖化"谓得道成仙,乘龙飞升。 |
| 杖屦 | 杖屦 zhàng jù1.手杖与鞋子。古礼,五十岁老人可扶杖;又古人入室鞋必脱于户外,为尊敬长辈,长者可先入室,后脱鞋。 2.对老者﹑尊者的敬称。 3.拄杖漫步。 |
| 杖期 | 杖期 zhàng qī/jī古代服丧的礼制。杖:居丧时拿的棒;期:指一年。用杖服丧的称“杖期”,不用杖服丧的称“不杖期”。 |
| 杖竹 | 杖竹 zhàng zhú1.拄着竹杖。 |
| 杖履 | 杖履 zhàng lǚ1.老者所用的手杖和鞋子。 2.对老者﹑尊者的敬称。 3.谓拄杖漫步。 |
| 杖鼓曲 | 杖鼓曲 zhàng gǔ qū/qǔ1.古乐曲名。用杖鼓伴奏的乐曲。 |
| 杖朝 | 杖朝 zhàng zhāo/cháo1.《礼记·王制》:"八十杖于朝。"谓八十岁可拄杖出入朝廷。唐韩偓《乙丑岁九月在萧滩镇书四十字》诗:"若为将朽质,犹拟杖于朝。"后用作八十岁的代称。 |
| 杖檝 | 杖檝 zhàng jí1.犹言划桨。 |
| 杖记 | 杖记 zhàng jì1.古代武官在所持梃上记载所掌兵员的数字,称为杖记。 |
| 杖责 | 杖责 zhàng zé/zhài1.谓以杖刑责罚。 |
| 杖仁 | 杖仁 zhàng rén1.倚仗仁德。 |
| 杖钵 | 杖钵 zhàng bō1.锡杖与食钵。均为僧人云游必备之具,因以代指僧人行踪。 |
| 杖力 | 杖力 zhàng lì1.依靠武力。 |
| 杖节把钺 | 杖节把钺 zhǎng jié bǎ yuè杖节: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将出征时,皇帝授予的权杖;钺:古兵器。既有皇帝授予的符节,又有极大的兵权。形容权力很大。 |
| 杖锡客 | 杖锡客 zhàng xī kè1.外地来的游方僧。 |
| 杖钺一方 | 杖钺一方 zhǎng yuè yī fāng钺:古兵器。在一方手持大钺。比喻掌握兵权或驻扎一方。 |
| 杖节 | 杖节 zhàng jié1.执持旄节。古代帝王授予将帅兵权或遣使四方,给旄节以为凭信。《汉书.叙传下》:"博望杖节,收功大夏。"又《王莽传上》:"以太保甄邯为大将军,受钺高庙,领天下兵,左杖节,右把钺,屯城外。"后多以谓执掌兵权或镇守一方。 |
| 杖乡 | 杖乡 zhàng xiāng1.《礼记.王制》:"六十杖于乡。"谓六十岁可拄杖行于乡里。南朝梁沈约《让仆射表》:"养老杖乡,抑推前典。"后作为六十岁的代称。 2.代指六旬老人。 |
| 杖子 | 杖子 zhàng zǐ1.棍棒。多指仪杖或刑杖。 2.板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