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的组词
杖常见的组词有:杖履,杖督,杖节把钺,杖策窥园,杖履相从,杖记,杖鼓曲,杖任,杖揖,杖林,杖楚,杖式,杖罚,杖臿,杖架,杖治,杖履纵横,杖革,杖鼓,杖限,杖遣,杖笞,杖钵,杖义,杖刑,杖钺,杖马棰,杖筴,杖棰,杖制
词语 | 解释 |
---|---|
杖履 | 杖履 zhàng lǚ1.老者所用的手杖和鞋子。 2.对老者﹑尊者的敬称。 3.谓拄杖漫步。 |
杖督 | 杖督 zhàng dū1.谓受杖刑处罚。 |
杖节把钺 | 杖节把钺 zhǎng jié bǎ yuè杖节: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将出征时,皇帝授予的权杖;钺:古兵器。既有皇帝授予的符节,又有极大的兵权。形容权力很大。 |
杖策窥园 | 杖策窥园 zhǎng cè kuī yuán杖策:拄杖。扶着拐杖,也要去园中看看。指不读死书,而是要观察、了解社会。 |
杖履相从 | 杖履相从 zhàng lǚ xiāng cóng指追随左右。 |
杖记 | 杖记 zhàng jì1.古代武官在所持梃上记载所掌兵员的数字,称为杖记。 |
杖鼓曲 | 杖鼓曲 zhàng gǔ qū/qǔ1.古乐曲名。用杖鼓伴奏的乐曲。 |
杖任 | 杖任 zhàng rèn/rén1.依靠,信任。 |
杖揖 | 杖揖 zhàng yī1.犹持杖。 |
杖林 | 杖林 zhàng lín1.梵语"泄瑟知林"的义译。据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佛陀伐那山及杖林》载:"﹝泄瑟知林﹞林竹修劲,被山弥谷。其先有婆罗门,闻释迦佛身长丈六,常怀疑惑,未之信也。乃以丈六竹杖,欲量佛身,恒于杖端出过丈六,如是增高,莫能穷实。遂投杖而去,因植根焉。"后即成林,称"泄瑟知林",即杖林。 |
杖楚 | 杖楚 zhàng chǔ1.谓以棍棒拷打。楚,荆条做成的棒。 |
杖式 | 杖式 zhàng shì1.古代刑杖的规格﹑样式。 |
杖罚 | 杖罚 zhàng fá1.杖刑。 2.指施杖刑,拷打。 |
杖臿 | 杖臿 zhàng chā1.执锹。谓掘土劳作。 |
杖架 | 杖架 zhàng jià1.度量刑杖长短的器具。 |
杖治 | 杖治 zhàng zhì1.以杖刑治罪。 |
杖履纵横 | 杖履纵横 zhàng lǚ zòng héng形容游人来往不绝。 |
杖革 | 杖革 zhàng gé/jí1.处以杖刑并革职。 |
杖鼓 | 杖鼓 zhàng gǔ1.鼓名,打击乐器。 |
杖限 | 杖限 zhàng xiàn1.谓刑法规定的杖击数目。 2.即杖限文书。 |
杖遣 | 杖遣 zhàng qiǎn1.谓施以杖刑后发配。 |
杖笞 | 杖笞 zhàng chī1.杖击。 |
杖钵 | 杖钵 zhàng bō1.锡杖与食钵。均为僧人云游必备之具,因以代指僧人行踪。 |
杖义 | 杖义 zhàng yì1.主持正义。 |
杖刑 | 杖刑 zhàng xíng1.古代刑罚之一。用荆条或大竹板拷打犯人。杖作为刑种始自东汉。南朝梁武帝定鞭杖之制,杖以荆条制成,分大杖﹑法杖﹑小杖三等。北齐北周,将杖刑列为五刑之一。其后相沿直至清末。参见"五刑"。 |
杖钺 | 杖钺 zhàng yuè1.手执斧钺。表示威权。《汉书.五行志上》:"出军行师,把旄杖钺,誓士众,抗威武,所以征畔逆止暴乱也。"晋葛洪《抱朴子.嘉遯》:"缊袍丽于裘服,把橦安于杖钺。"唐杜甫《江陵节度劐阳城郡王新楼成》诗:"杖钺褰帷瞻具美,投壶散帙有余清。"亦以喻掌握兵权。 |
杖马棰 | 杖马棰 zhàng mǎ chuí1.执马鞭。 |
杖筴 | 杖筴 zhàng cè1.见"杖策"。 |
杖棰 | 杖棰 zhàng chuí1.指杖刑用的棍棒。 2.指杖刑。 |
杖制 | 杖制 zhàng zhì1.对刑杖大小﹑长短的规定。历代形制不一。《隋书·刑法志》:"杖皆用生荆,长六尺……大杖,大头围一寸三分,小头围八分半。"《宋史·刑法志一》:"常行官杖如周显德五年制,长三尺五寸,大头阔不过二寸,厚及小头径不得过九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