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的组词
杖常见的组词有:杖钺一方,杖挞,杖锡僧,杖棒,杖头,杖毙,杖周,杖牛,杖杜宰相,杖鼓曲,杖筇,杖屦,杖圣,杖斧之臣,杖制,杖督,杖家,杖节,杖藜,杖式,杖剑,杖钺,杖罪,杖期,杖疮,杖朝,杖臿,杖架,杖鼓,杖义
词语 | 解释 |
---|---|
杖钺一方 | 杖钺一方 zhǎng yuè yī fāng钺:古兵器。在一方手持大钺。比喻掌握兵权或驻扎一方。 |
杖挞 | 杖挞 zhàng tà1.拷打。 |
杖锡僧 | 杖锡僧 zhàng xī sēng1.游方僧。 |
杖棒 | 杖棒 zhàng bàng1.棍棒。 |
杖头 | 杖头 zhàng tóu/tou1.手杖的顶端。 2."杖头钱"的省称。指买酒钱。 3.泛指少量的钱。 |
杖毙 | 杖毙 zhàng bì1.以杖刑毙命。 |
杖周 | 杖周 zhàng zhōu1.谓居丧持杖周年。 |
杖牛 | 杖牛 zhàng niú1.即打春牛。古时立春日以泥作"春牛",用彩杖鞭"牛",行"打春"的礼以示春耕开始。宋韩维有《立春观杖牛》诗。参见"打春"。 |
杖杜宰相 | 杖杜宰相 zhàng dù zǎi xiāng/xiàng1.《旧唐书·李林甫传》:"林甫典选部时,选人严迥判语有用'杕杜'二字者,林甫不识'杕'字,谓吏部侍郎韦陟曰:此云'杖杜'何也?陟俯首不敢言。"后人遂称李林甫为"杖杜宰相",讥其才疏学浅。 |
杖鼓曲 | 杖鼓曲 zhàng gǔ qū/qǔ1.古乐曲名。用杖鼓伴奏的乐曲。 |
杖筇 | 杖筇 zhàng qióng1.拄着竹杖。谓行走。 |
杖屦 | 杖屦 zhàng jù1.手杖与鞋子。古礼,五十岁老人可扶杖;又古人入室鞋必脱于户外,为尊敬长辈,长者可先入室,后脱鞋。 2.对老者﹑尊者的敬称。 3.拄杖漫步。 |
杖圣 | 杖圣 zhàng shèng1.依靠圣人。 |
杖斧之臣 | 杖斧之臣 zhàng fǔ zhī chén1.指掌握兵权的武臣。 |
杖制 | 杖制 zhàng zhì1.对刑杖大小﹑长短的规定。历代形制不一。《隋书·刑法志》:"杖皆用生荆,长六尺……大杖,大头围一寸三分,小头围八分半。"《宋史·刑法志一》:"常行官杖如周显德五年制,长三尺五寸,大头阔不过二寸,厚及小头径不得过九分。" |
杖督 | 杖督 zhàng dū1.谓受杖刑处罚。 |
杖家 | 杖家 zhàng jiā/gū/jie1.谓拄杖行于家。与杖乡﹑杖国﹑杖朝等均为古代的一种尊老礼制。《礼记·王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以珍从。"后因以为五十岁的代称。 |
杖节 | 杖节 zhàng jié1.执持旄节。古代帝王授予将帅兵权或遣使四方,给旄节以为凭信。《汉书.叙传下》:"博望杖节,收功大夏。"又《王莽传上》:"以太保甄邯为大将军,受钺高庙,领天下兵,左杖节,右把钺,屯城外。"后多以谓执掌兵权或镇守一方。 |
杖藜 | 杖藜 zhàng lí1.谓拄着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茎坚韧,可为杖。 2.藜杖;拐杖。 |
杖式 | 杖式 zhàng shì1.古代刑杖的规格﹑样式。 |
杖剑 | 杖剑 zhàng jiàn1.持剑。 2.喻举兵起事。 |
杖钺 | 杖钺 zhàng yuè1.手执斧钺。表示威权。《汉书.五行志上》:"出军行师,把旄杖钺,誓士众,抗威武,所以征畔逆止暴乱也。"晋葛洪《抱朴子.嘉遯》:"缊袍丽于裘服,把橦安于杖钺。"唐杜甫《江陵节度劐阳城郡王新楼成》诗:"杖钺褰帷瞻具美,投壶散帙有余清。"亦以喻掌握兵权。 |
杖罪 | 杖罪 zhàng zuì1.应判杖刑的罪行。 |
杖期 | 杖期 zhàng qī/jī古代服丧的礼制。杖:居丧时拿的棒;期:指一年。用杖服丧的称“杖期”,不用杖服丧的称“不杖期”。 |
杖疮 | 杖疮 zhàng chuāng1.受杖刑后的创伤。 |
杖朝 | 杖朝 zhàng zhāo/cháo1.《礼记·王制》:"八十杖于朝。"谓八十岁可拄杖出入朝廷。唐韩偓《乙丑岁九月在萧滩镇书四十字》诗:"若为将朽质,犹拟杖于朝。"后用作八十岁的代称。 |
杖臿 | 杖臿 zhàng chā1.执锹。谓掘土劳作。 |
杖架 | 杖架 zhàng jià1.度量刑杖长短的器具。 |
杖鼓 | 杖鼓 zhàng gǔ1.鼓名,打击乐器。 |
杖义 | 杖义 zhàng yì1.主持正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