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头木偶的拼音、解释、组词

杖头木偶的简介:

zhàng tóu mù ǒu
以木棍举托操纵木偶、做出各种造型动作的一种木偶戏。比喻受人操纵的人。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种木偶戏。木偶高度约二尺左右,装有三根操纵棍,表演者以棍举起木偶并操纵木偶动作。宋代即已流行,称为「杖头傀儡」。今北平托偶戏、四川的木脑壳戏及广东的托戏等皆是。

《杖头木偶》,又称“杖傀儡”或“手控木偶”,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表演艺术。这类木偶的主要特色在于,它们通过一根从头部伸出的杆子操控,而观众则可以看到操纵者的双手和身体,这种视觉上的透明感增加了表演的独特魅力。

详细解释

  • 历史渊源:杖头木偶起源于古代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不同的地区发展出了多样化的风格。它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
  • 构造特点:通常由轻质的木材或竹子制成,头部和四肢可以活动,主要依靠一个从头部延伸出来的长杆来控制其动作,表演者的手指灵活运用杆子的不同部位来使木偶做出各种表情和动作。
  • 艺术特色:除了木偶本身的设计外,杖头木偶还结合了歌唱、说唱、乐器伴奏等多种表现形式,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造句

  1. 小明从小就对戏剧表演十分感兴趣,在学校社团里尝试了许多种不同的角色,最后他选择了学习杖头木偶的技艺。
  2. 在一次文化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操作杖头木偶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表演。
  3. 李爷爷是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者,他经常在社区中向年轻一代介绍和教授杖头木偶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4. 为了准备即将到来的文化节,老师决定让同学们分组学习制作并表演杖头木偶。
  5. 戏剧社的新成员对如何操作杖头木偶感到有些困惑,但他相信通过不断的练习,他能够掌握这种独特的技艺。

分词解释

zhàng

1 扶着走路的棍子:手~。拐~。2 泛指棍棒:擀面~。禅~。3 古代刑罚之一,用棍打:~脊。4 古同“仗”,恃,凭倚。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1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乔~。灌~。~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求鱼。2 木料、木制品:~材。~器。~刻。~匠。~已成舟。3 棺材:棺~。4 质朴:~讷(朴实迟钝)。5 呆笨:~鸡。6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姓。

ǒu

1 用木头或泥土等制成的人形:~像。木~戏。2 双,对,成双成对,与“奇(jī)”相对:~数。~语(相对私语)。对~。无独有~。3 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或。~然。~合。~尔。~感。~发事件。4 指丈夫或妻子: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