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的组词

赤常见的组词有:赤口毒舌,赤盐,赤支毸,赤伏,赤位,赤体,赤鼻,赤松,赤心,赤律律,赤刀,赤体上阵,赤株,赤道,赤杨,赤霉病,赤岬,赤邑,赤地千里,赤诏,赤砂,赤卒,赤笔书,赤帻,赤乌,赤鼻矶,赤岸,赤书,赤手光拳,赤盖

词语 解释
口毒舌 赤口毒舌 chì kǒu dú shé赤:火红色。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
赤盐 chì yán1.赤色的盐。古代方士炼黄金的原料。 2.赤色的盐。古代西域等地出产的一种食盐。
支毸 赤支毸 chì zhī suī1.见"赤支沙"。
赤伏 chì fú1."赤伏符"的简称。
赤位 chì wèi1.指南方。
赤体 chì tǐ1.光身,不穿衣服。
赤鼻 chì bí1.古谓齄鼻,俗称酒渣鼻﹑酒糟鼻。症状为鼻准发红,久则呈紫黑色,甚者可延及鼻翼,皮肤变厚,鼻头增大,表面高低不平,状如赘疣。
赤松 chì sōng1.即赤松子。(1)《楚辞.远游》:"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韩非子.解老》:"赤松得之,与天地统。"汉王充《论衡.无形》:"赤松﹑王乔,好道为仙,度世不死。"参见"赤松子"。(2)唐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王琦注引《太平寰宇记》:"金华县有赤松涧,赤松子游金华山,以火自烧而化。"又引《浙江通志》:"金华县北有赤松山,相传黄初平叱石成羊处。初平号赤松,故山以是名。"参见"赤松子"。 2.亦作"赤诵"。复姓。 3.常绿乔木,树皮较薄,
赤心 chì xīn1.专一的心志。 2.赤诚的心。 3.指物体中心呈红色的部分。
律律 赤律律 chì lǜ lǜ1.象声词。
赤刀 chì dāo1.宝刀。
体上阵 赤体上阵 chì tǐ shàng zhèn阵:指战场。光着膀子上阵交战。比喻不顾一切,勇敢战斗。也比喻公然跳出来干坏事。
赤株 chì zhū1.花叶萎败的株干。
赤道 chì dào环绕地球表面,与地球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圆周线。通过地心垂直于地球自转轴的平面称为“地球赤道面”。地球赤道面将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准,赤道的纬度是零。
赤杨 chì yáng1.指洪秀全和杨秀清,暗喻太平天国。赵万里《王静安先生年谱》:"﹝乃誉﹞值赤杨之乱,弃儒而贾,于贸易之暇,攻书画篆刻及诗古文辞。"旧称国家大乱为"红羊劫","红羊"与"洪杨"同音,"红"又与"赤"同义,因以"赤杨"暗喻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为"红羊劫"。 2.树名。晋崔豹《古今注.草本》:"赤杨,霜降则叶赤,材理亦赤也。"明李时珍以为即"柽柳"。见《本草纲目.木二.柽柳》。
霉病 赤霉病 chì méi bìng1.小麦﹑大麦和燕麦的一种病害,病株穗上覆盖一层粉红色的霉菌,致使子粒干瘪,人畜食用病粒后会中毒。
赤岬 chì jiǎ1.见"赤甲"。
赤邑 chì yì1.古代指京都所治的县。
地千里 赤地千里 chì dì qiān lǐ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赤诏 chì zhào1.尺诏。赤,通"尺"。古时诏板长一尺一寸,故称诏书为尺一﹑尺一板或尺诏。
赤砂 chì shā1.指仙丹。 2.称红糖,即原糖。
赤卒 chì zú1.亦称"赤弁丈人"。亦称"赤衣使者"。 2.赤色的小蜻蜓。
笔书 赤笔书 chì bǐ shū1.谓道教的仙书﹑符箓之类。
赤帻 chì zé1.赤色头巾。古代武士所服。 2.借指士卒。 3.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八载,安阳城南亭西舍,有一老雄鸡,化而为人,冠赤帻。后因以借指雄鸡。
赤乌 chì wū1.古代传说中的瑞鸟。 2.金乌。亦代指太阳。 3.古氏族名。
鼻矶 赤鼻矶 chì bí jī1.古地名。在今湖北省黄州市城西北江滨,因山形截然如壁而有赤色,也称赤壁。
赤岸 chì àn1.泛指土石呈赤色的崖岸。 2.传说中的地名。 3.山名。在江苏六合东南。 4.山名。在四川新都南。 5.古水泽名。在陕西大荔西南,今湮。
赤书 chì shū1.道教经书。 2.借指仙籍。 3.红字。
手光拳 赤手光拳 chì shǒu guāng quán赤手:空手。两手空空,一无所有。比喻无任何凭借或一无所有。
赤盖 chì gài1.比喻太阳。

赤的二字词语

赤的三字词语

支毸 律律 霉病 笔书 鼻矶 津津 骨肋 壁矶 嵌楼 佛堂 熛怒 縺蛇 口日 条条 马劫 包儿 霜袍 眼鳟 裸裸

赤的四字成语

口毒舌 体上阵 地千里 手光拳 身露体 贫如洗 胆忠心 闲白闲 弁丈人 心奉国 车使者 衣使者 口白舌 条精光 绳绾足 诚相待

其他字的组词

讠组词 䢳组词 卟组词 扛组词 讹组词 抓组词 底组词 祈组词 派组词 畏组词 浩组词 瓷组词 款组词 跳组词 漆组词 镐组词 纛组词 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