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的组词

赤常见的组词有:赤韨,赤嵌楼,赤雀,赤狐,赤瓦不剌海,赤松子,赤白白,赤社,赤胆,赤府,赤虬,赤冀,赤制,赤鸦,赤巴巴,赤兽,赤面,赤留出律,赤斧,赤历历,赤烘烘,赤网,赤寒,赤雁,赤甲,赤煦煦,赤带,赤气,赤军子,赤侧

词语 解释
赤韨 chì fú1.赤芾。 2.赤绂。
嵌楼 赤嵌楼 chì qiàn lóu在台湾省台南市北部。创建于1650年。原为荷兰人侵台时筑的内城,名普罗文萨堡,又名红毛楼。高10.5米,周长141米。1862年被地震所毁,1879年重建。楼两层,雄伟壮丽。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后曾以此为承天府。1921年改为历史陈列馆。为台南市著名古迹。
赤雀 chì què1.传说中的瑞鸟。 2.古代战舰名。
赤狐 chì hú1.狐的一种,全身呈赤褐色或黄褐色,皮毛很珍贵。产于我国东北﹑内蒙古自治区等地。也叫红狐,火狐。
瓦不剌海 赤瓦不剌海 chì wǎ bù là hǎi1.女真语音译词。詈词。犹言该打的,该死的。
松子 赤松子 chì sōng zǐ1.亦称"赤诵子"﹑"赤松子舆"。相传为上古时神仙,各家所载,其事互有异同。 2.相传为晋代得道成仙的皇初平。据晋葛洪《神仙传》载:丹溪人皇初平十五岁时外出牧羊,被道士携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馀年不复念家。其兄初起行山寻索,历年不得。后经道士指引于山中见之。问羊何在,初平叱白石成羊数万头。初起乃弃家从初平学道,"共服松脂﹑茯苓,至五百岁,能坐在立亡,行于日中无影,而有童子之色。后乃俱还乡里,亲族死终略尽,乃复还去。初平改字为赤松子,初起改字为鲁班"。宋张淏《云谷杂记》卷二引作
白白 赤白白 chì bái bái1.形容空无所有。
赤社 chì shè1.指赤色的社土。古代天子封土立社,以五色土象征四方及中央。赤色象南方,因以赤社分赐南方诸侯,使归而立社建国。《史记.三王世家》:"皇帝使御史大夫汤庙立子胥为广陵王。曰:'于戏,小子胥,受兹赤社!朕承祖考,维稽古建尔国家,封于南土,世为汉藩辅。'"后用作出任南方封疆大吏之典。
赤胆 chì dǎn1.犹赤心。
赤府 chì fǔ1.唐宋称京师和陪都所在的州或重要的大州,亦指该州的官吏。
赤虬 chì qiú1.赤色虬龙。神话中仙人的坐骑。
赤冀 chì jì1.古代传说中臼的发明者。
赤制 chì zhì1.谶纬家指汉朝的国运。
赤鸦 chì yā1.指太阳。
巴巴 赤巴巴 chì bā bā1.赤裸裸,毫无遮掩。
赤兽 chì shòu1.指兽炭,一种兽形的炭。
赤面 chì miàn1.脸色发红,亦谓使脸变红。多由愤怒﹑羞渐或酒醉引起。
留出律 赤留出律 chì liú chū lǜ1.急走跌撞貌。
赤斧 chì fǔ1.传说中的仙人。
历历 赤历历 chì lì lì1.见"赤力力"。
烘烘 赤烘烘 chì hōng hōng1.烤灼后所呈的红色。
赤网 chì wǎng1.菟丝子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菟丝子》。
赤寒 chì hán1.极其贫穷﹑赛微。
赤雁 chì yàn1.见"赤鴈"。
赤甲 chì jiǎ1.红色的甲。古代谶纬家谓为帝王受命的祥瑞。语本《尚书中候》:"龙马衔甲,赤文緑色,甲似龟背,袤广九尺,上有列宿斗正之度,帝王録纪兴亡之数。"见杜预《序》"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唐孔颖达疏引。 2.亦作"赤岬"。山名。在四川奉节东。
煦煦 赤煦煦 chì xù xù1.绯红貌。
赤带 chì dài1.红色带子。 2.指红色带状物。 3.中医指带血的白带。
赤气 chì qì1.红色的云气。古代以二至(夏至﹑冬至)﹑二分(春分﹑秋分)之日观云色,谓赤色者主兵荒。见《周礼.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汉郑玄注。后因以赤气为兵灾之象。 2.红色的云气。传说谓帝王的祥瑞。旧史稗说中每载帝王降生或所处之地有赤气出现。 3.炎暑之气。
军子 赤军子 chì jūn zǐ1.南唐时农民起义军的称号。
赤侧 chì zè1.亦作"赤仄"。 2.古代一种外边为赤铜的钱币,汉武帝时始铸。 3.泛指钱币。

赤的二字词语

赤的三字词语

嵌楼 松子 白白 巴巴 历历 烘烘 煦煦 军子 裸裸 笔书 縺蛇 马劫 脚婢 卫军 熛怒 须子 包儿 支毸 练蛇

赤的四字成语

留出律 手起家 都心史 鸟夹日 心报国 体上阵 铁主义 闲白闲 条精光 胆忠心 瓦不剌 绳系足 心相待

其他字的组词

毋组词 卮组词 虫组词 补组词 肪组词 盔组词 翎组词 普组词 蓝组词 镀组词 僵组词 䡼组词 瓛组词 蠹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