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的拼音、解释、组词

麻黄的简介:

má huáng
1.常绿小灌木,茎细长,丛生,叶子对生﹐鳞片状,带红紫色,雌雄异株,种子圆形,茎为提制麻黄素的原料。 2.北宋末南宋初两浙一带民间对摩尼教首领的称呼。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植物名。麻黄科麻黄属,常绿多年生草本或小灌木。高二、三尺,状似木贼但不空心。叶对生,基部合生,上方离生部分狭三角形或鳞片状。五至六月开花。茎可入药,含有麻黄素等生物碱。

麻黄》,在中医药学中,是一种常用的草本植物。其正式名称为“麻黄”,是中药麻黄科的一种,主要以茎和叶入药。麻黄性温、味辛、微苦,归肺经,主要用于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等方面。

详细解释

  1. 功效与主治: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恶寒发热、无汗头痛等症状;可用于治疗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2. 使用方法麻黄可以煎汤内服,也可以和其它药物配伍使用。在中医处方中常与其他药材一起使用以增强疗效。
  3. 注意事项:过量或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心悸、烦躁、失眠等症状,特别是孕妇及高血压患者应慎用。

造句

  1. 这次感冒他吃了中药里的麻黄,果然很快发汗了,症状缓解了许多。
  2. 病情反复时,医生建议增加服药中的麻黄用量,以便更有效地治疗哮喘。
  3. 麻黄不仅能够帮助人发汗散热,还可以用于治疗一些呼吸道疾病。
  4.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在使用含有麻黄的处方前需要详细询问病人的身体状况。
  5. 看中医时他提到自己的呼吸问题,医生建议用含麻黄的药方试试看。

分词解释

1 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布。~衣。~袋。~绳。~纺。2 指“芝麻”:~酱。~油。3 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脚~了。4 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痹。~醉。~木不仁。5 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子。6 带细碎斑点的:~雀。~蝇。7 喻纷乱:~乱。~沸。8 姓。

huáng

1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色。~昏。牛~。~澄澄。信口雌~。2 特指中国黄河:~灾。治~。~泛区。3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老(黄帝和老子)。炎~子孙。4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事情~了。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