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的组词
陶常见的组词有:陶缸,陶令秫,陶欣,陶洗,陶匏,陶氏梭,陶范,陶侃之意,陶心,陶文,陶练,陶瓠,陶淬,陶令菊,陶学士,陶相,陶铸,陶朱翁,陶泥,陶长,陶溶,陶真,陶叟,陶化,陶正,陶神,陶泓,陶人,陶乐,陶车
词语 | 解释 |
---|---|
陶缸 | 陶缸 táo/yáo gāng1. 古希腊用的大型陶器,口圆而大,用以贮存大量食物(如粮食)或液体(如酒、油),有时用于安葬死者。 |
陶令秫 | 陶令秫 táo/yáo líng/lǐng/lìng shú1.高粱。因陶渊明为彭泽令时﹐"公田悉令吏种秫稻"而得"陶令秫"之名。见《宋书.隐逸传.陶潜》。 |
陶欣 | 陶欣 táo/yáo xīn1.快乐欣喜。 |
陶洗 | 陶洗 táo/yáo xǐ/xiǎn1.革除﹔涤除。 |
陶匏 | 陶匏 táo/yáo páo1.陶制的尊﹑簋﹑俎豆和壶等器皿。 2.泛指实用而合于古制的器用。 3.指古代乐器。 4.比喻教化。 |
陶氏梭 | 陶氏梭 táo/yáo shì/zhī suō1.晋陶侃少时﹐渔于雷泽﹐网得一织梭﹐挂于壁﹐忽雷雨大作﹐化龙而去。见《晋书.陶侃传》。 |
陶范 | 陶范 táo fàn1.铸造青铜器的陶质模型。中国古代铸造青铜器大都用陶范﹐一般由外范﹑内范组成。外范按器物外形制造﹐常分割成几块﹐有的用"子母口"(即凹凸连接体)接合﹐因此称为合范。内范是比外范较小的范心。内外范之间容受铜液。范上雕镂有纹饰或铭文。 2.指陶瓷器的坯胎。 |
陶侃之意 | 陶侃之意 táo/yáo kǎn zhī yì1.《晋书.陶侃传》载﹐陶侃梦生八翼﹐飞登天门﹐已登其八﹐唯一不得入﹐阍者以杖击之﹐折其左翼。后侃都督八州﹐握重兵﹐潜有窥窬之志﹐每思折翼之祥﹐即自抑而止。后因以"陶侃之意"指伺机谋废旧朝﹐自建新朝之典。 |
陶心 | 陶心 táo/yáo xīn1.陶冶心情。 |
陶文 | 陶文 táo/yáo wén1.古代陶器上的文字﹐多为人名﹑官名﹑地名﹑吉祥语﹑制造年月等。 |
陶练 | 陶练 táo/yáo liàn1.陶冶习练。 |
陶瓠 | 陶瓠 táo/yáo hù1.陶制的壶。 |
陶淬 | 陶淬 táo/yáo cuì1.陶冶。 |
陶令菊 | 陶令菊 táo/yáo líng/lǐng/lìng jú1.即菊花。因陶渊明爱菊﹐故称。 |
陶学士 | 陶学士 táo/yáo xué shì1.指宋人陶谷。历仕后晋﹑后汉﹐至后周为翰林学士﹐故称。他曾得党进的家姬。一天陶谷掏雪水烹茶﹐问那家姬说﹕"党家有这样的风味吗?"那家姬答道﹕"他是粗人﹐只知道在销金帐下浅斟低唱﹐饮羊羔美酒﹐哪有这种风味。"见《绿窗新话.党家妓不识雪景》。后"陶学士"遂为风雅之士的代名词。 |
陶相 | 陶相 táo/yáo xiāng/xiàng1.指南朝梁陶弘景。弘景隐居茅山。梁武帝时﹐每有吉凶征讨之事﹐辄咨询之﹐时人谓之"山中宰相"。 |
陶铸 | 陶铸 táo/yáo zhù1.制作陶范并用以铸造金属器物。 2.比喻造就﹑培育。 3.熔化﹔融合。 4.模仿﹐模拟。 |
陶朱翁 | 陶朱翁 táo/yáo zhū/shú wēng1.即陶朱公。 |
陶泥 | 陶泥 táo/yáo ní/nì1.即陶土。 |
陶长 | 陶长 táo/yáo cháng/zhǎng1.陶工中年长而经验丰富者。 |
陶溶 | 陶溶 táo/yáo róng1.熏陶浸染。 |
陶真 | 陶真 táo/yáo zhēn1.流行于宋代的一种说唱伎艺﹐用鼓伴奏。从元明以至清代﹐民间还在演唱﹐但已改用琵琶伴奏。它以演唱小说﹑历史故事为主。一般认为是弹词的前身。本作"淘真"。 2.指民间说唱的莲花落。 |
陶叟 | 陶叟 táo/yáo sǒu1.指晋陶潜。《晋书.隐逸传.陶潜》载﹐陶潜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
陶化 | 陶化 táo/yáo huà/huā1.陶冶化育。 |
陶正 | 陶正 táo/yáo zhèng1.周职官名。主掌陶器。 |
陶神 | 陶神 táo/yáo shén1.陶化精神。 |
陶泓 | 陶泓 táo/yáo hóng1.陶制之砚。砚中有蓄水处﹐故称。 |
陶人 | 陶人 táo/yáo rén1.《周礼》官名﹐冬官之属﹐掌陶器烧制。 2.烧制陶器的匠人。 3.即陶俑。 |
陶乐 | 陶乐 táo/yáo lè/yuè1.古国名。产金。 |
陶车 | 陶车 táo/yáo chē/jú1.制造陶瓷器皿生坯的成形机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