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陶的拼音、解释、组词

陶陶的简介:

táo/yáo táo/yáo
1.和乐貌。 2.广大貌。 3.阳气极盛貌。 4.醉貌。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和乐的样子。三国魏.刘伶〈酒德颂〉:「无思无虑,其乐陶陶。」

2. 漫长。《楚辞.王逸.九思.哀岁》:「冬夜兮陶陶,雨雪兮冥冥。」

3. 阳气盛。《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陶陶孟夏兮,草木莽莽。」

词语“陶陶”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其含义和用法较为特殊。主要来源于古代文献或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根据不同的语境,“陶陶”可以有以下几种解释:

  1. 形容词:表示快乐、欢乐的状态,多用于描述人物的情绪状态。
  2. 名词:在某些古代文本中,“陶陶”可能特指一种陶器的名称,但这一用法较为罕见。

由于“陶陶”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不高,以下提供几个基于上述解释构建的造句:

  1. 形容词用法:“看到小明陶陶的笑容,大家的心情都变得愉快起来。”
  2. 形容词用法:“他们在节日的气氛中陶陶地跳舞,享受着这个美好的夜晚。”
  3. 形容词用法:“听到这个好消息,他不禁陶陶地笑了起来。”
  4. 名词用法:(假设“陶陶”指的是某个陶器)“古董店展示了一件珍贵的陶陶瓷器,吸引了许多游客的目光。”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使用中,“陶陶”多用于文学创作或特定场合来表达一种意境或情感状态,其具体含义和应用可能需要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和运用。

分词解释

táo

1 用黏土烧制的器物:~俑。~粒。~瓷。~管。~器。2 制造陶器:~冶。~铸。3 喻教育、培养:~化。~育。~染。熏~。4 快乐的样子,使快乐:~然。~醉。~~。5 古同“淘”,洗。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