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冶的拼音、解释、组词

陶冶的简介:

táo/yáo yě
1.陶工和铸工。 2.谓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 3.制作和烧炼(陶瓷器)。 4.陶铸。教化培育。 5.谓怡情养性。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制陶和冶金。【例】陶冶之术

2. 喻教化、培育。【例】文学和艺术可以陶冶性灵,使人变化气质。

1. 制作陶器和冶金。汉.王充《论衡.物势》:「今夫陶冶者,初埏埴作器,必模范为形。」

2. 陶匠和铸工。《墨子.节用中》:「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鞼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

3. 教化裁成。《淮南子.俶真》:「有未始有有无者,包裹天地,陶冶万物。」宋.黄庭坚〈答洪驹父书〉:「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4. 修养品格。如:「陶冶性情」。唐.杜甫〈解闷〉诗一二首之七:「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陶冶》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指的是通过教育、训练或环境的影响,使人的心性、性格和品行得到塑造和完善的过程。其本意是指在陶瓷制作过程中,通过对原料进行煅烧、加热等工艺,使其经过加工达到所需形状与质量。引申到人的修养方面,则指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使一个人的性格、品德等各方面都趋向于更好的发展。

造句示例:

  1. 教育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来说非常重要,它能够像陶冶瓷器一样,将青年人的心性逐步地塑造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2. 这个学校的老师总是通过各种活动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
  3. 多年以来的传统文化熏陶,使得他无论是在言谈举止上还是在思想意识中都体现出了深厚的学识和修养,就像经过千锤百炼的瓷器一样,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
  4. 通过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小明的性格得到了很大的陶冶,从一个内向胆怯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开朗自信的人。
  5.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们常常会采取各种方法来陶冶孩子的情操和品行,让他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积极的人生观。

这些句子分别展示了《陶冶》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情况,从教育的角度、家庭环境的影响以及个人成长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分词解释

táo

1 用黏土烧制的器物:~俑。~粒。~瓷。~管。~器。2 制造陶器:~冶。~铸。3 喻教育、培养:~化。~育。~染。熏~。4 快乐的样子,使快乐:~然。~醉。~~。5 古同“淘”,洗。6 姓。

1 熔炼金属:~炼。~铸。~金。2 好过分的装饰打扮(含贬义):~容(a.打扮得很妖艳;b.妖艳的容貌)。妖~。3 古同“野”:~游(原指春天或节日里男女出外游玩,后专指狎妓)。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