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犬瓦鸡的拼音、解释、组词

陶犬瓦鸡的简介:

táo quǎn wǎ jī
陶土做的狗,泥土塑的鸡。比喻徒具形式而无实用的东西。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用泥土塑制而成的狗、鸡。比喻无用的东西,空有外形而无能耐。南朝梁˙萧绎˙金楼子˙卷四˙立言篇上:夫陶犬无守夜之警,瓦鸡无司晨之益,涂车不能代劳,木马不中驰逐。幼学琼林˙卷四˙鸟兽类:真是城狐社鼠,空存无用,何殊陶犬瓦鸡。

1. 用泥土塑制而成的狗、鸡。比喻无用的东西,空有外形而无能耐。南朝梁.元帝《金楼子.卷四.立言篇上》:「夫陶犬无守夜之警,瓦鸡无司晨之益,涂车不能代劳,木马不中驰逐。」《幼学琼林.卷四.鸟兽类》:「真是城狐社鼠,空存无用,何殊陶犬瓦鸡。」

陶犬瓦鸡》这个词语并不是一个标准的历史典故或者成语,但从其结构来看,可以推测它可能来源于对古代器物的描述。通常,“陶犬”指的是用陶土烧制而成的狗形装饰品或看家护院的小型雕塑;“瓦鸡”则可能是指用陶瓷或其他材料制作成鸡的形状,用来作为建筑上的装饰或是小型摆件。

解释:

  • 陶犬:指古代人们常用陶土制作的小型狗形艺术品,这些作品常被用于住宅或墓葬中。
  • 瓦鸡:指的是中国古代常见的用陶土烧制的鸡形工艺品。这类物品通常被用来作为装饰品或者是象征吉祥、生育的作品。

造句:

  1. 在古代的园林设计中,往往会看到一些陶犬瓦鸡点缀其中,增添了几分生动的气息。
  2. 那个古董市场上,一枚稀有的陶犬价值不菲,吸引了许多收藏家的目光。
  3. 为了营造出传统节日的气氛,他特意请人制作了一些小型陶犬和瓦鸡放置在门口两侧。
  4. 历史博物馆中展示着一尊古老的瓦鸡,它的形态栩栩如生,让人感叹古人的精湛技艺。
  5. 在一场关于古代建筑装饰品的文化讲座上,教授提到了陶犬与瓦鸡等艺术品,并强调了它们对于研究古人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这些造句旨在帮助理解“陶犬”和“瓦鸡”的概念及其在文化、艺术中的应用。需要注意的是,“陶犬瓦鸡”这一表达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历史成语或典故,而是从其各自独立的含义出发进行组合而形成的描述性词语。

分词解释

táo

1 用黏土烧制的器物:~俑。~粒。~瓷。~管。~器。2 制造陶器:~冶。~铸。3 喻教育、培养:~化。~育。~染。熏~。4 快乐的样子,使快乐:~然。~醉。~~。5 古同“淘”,洗。6 姓。

quǎn

1 狗:猎~。警~。~马之劳。~牙交错。~子(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儿子)。桀~吠尧(喻走狗一心为主子效劳)。

wǎ,wà

1 用陶土烧成的:~罐。~器。~釜雷鸣(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煊赫一时)。2 〔~特〕电的功率单位。简称“瓦”。3 用陶土烧成的覆盖房顶的东西:~当(dāng )(即瓦筒之头)。~匠。

1 家禽,品种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飞;雄性能报晓,雌性能生蛋:公~。母~。~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