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的组词
第常见的组词有:第品,第观,第三世界,第二人,第巴,第舍,第序,第令,第四声,第一野战军,第五代电子计算机,第一号,第一骨,第赏,第目,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印象,第家,第一品,第一夫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第三,第一审,第恐,第三人称,第二国际,第三国际,第二声,第一义谛
词语 | 解释 |
---|---|
第品 | 第品 dì pǐn1.评定品级;评定高低。 |
第观 | 第观 dì guān/guàn1.第宅与楼观。 |
第三世界 | 第三世界 dì sān shì jiè毛泽东划分“三个世界”的内容之一。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摆脱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统治,取得独立的新兴国家。它们的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70%以上。从20世纪50年代的万隆会议到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已成为世界上反帝、反殖、反霸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 |
第二人 | 第二人 dì èr rén1.第二等的人才。 |
第巴 | 第巴 dì bā1.西藏地区旧官名。原为西藏部落或地方首领的称号﹐清初用以称总理西藏地方事务的官员﹐后又以指西藏地方政府所委派的地方官及中下级执事官。 |
第舍 | 第舍 dì shè/shě1.宅第﹐住宅。 |
第序 | 第序 dì xù1.次第;次序。 |
第令 | 第令 dì líng/lǐng/lìng1.古代府第内供差遣的人。 |
第四声 | 第四声 dì sì shēng1.指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去四类字调中的去声。如"授""璐""宋""套"等字调为第四声。 |
第一野战军 | 第一野战军 dì yī yě zhàn jūn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之一。由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主力部队发展而成。1947年3月组成西北野战兵团,同年7月改编为西北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1949年2月改为第一野战军。曾发动延安保卫战等战役,解放了西北全境。1949年11月与西北军区合并,次年5月第一野战军番号被撤销。 |
第五代电子计算机 | 第五代电子计算机 dì wǔ dài diàn zǐ jì suàn jī完全摆脱传统体系结构和技术的束缚,以崭新的理论和技术来开发的新型电子计算机。目前还处于研制阶段。这是一种进一步接近人脑功能的“能听”、“会说”的知识信息处理机。 |
第一号 | 第一号 dì yī hào/háo1.犹言第一流。形容程度上达到极点。 |
第一骨 | 第一骨 dì yī gǔ/gū1.古新罗国谓王侯族为第一骨﹐其余贵族为第二骨。 |
第赏 | 第赏 dì shǎng1.评定奖赏。 |
第目 | 第目 dì mù1.犹品第。品评人物。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dì yī cì shì jiè dà/dài/tài zhàn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为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战争。两大集团为同盟国(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等国组成)和协约国(由英国、法国和俄国等国组成)。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是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战争主要在欧洲进行。初期,同盟国占上风。1917年后,协约国逐渐掌握主动权。1918年,同盟国军队全线溃败。11月11日,德国投降,战争宣告结束。这场战争共有三十三个国家卷入,死伤三千余万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性战争。 |
第一印象 | 第一印象 dì yī yìn xiàng对客观事物第一次接触后所形成的印象。它对人们后来形成的总体印象具有较大的决定作用。人们常常以这种先入为主的作用来决定以后的交往行为。 |
第家 | 第家 dì jiā/gū/jie1.犹世家。指门第高﹑世代为官的大家。 |
第一品 | 第一品 dì yī pǐn1.犹言第一等。 |
第一夫人 | 第一夫人 dì yī fū rén一国中国家元首的妻子。 |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dì yī cì guó nèi/nà gé/jí mìng zhàn zhēng即“北伐战争”。 |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dì yī dài diàn zǐ jì suàn jī又称“电子管计算机”。以电子管为主要电路元件的电子计算机。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于1946年在美国制成,取名埃尼阿克(eniac)。1946-1957年生产的电子计算机都是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
第三 | 第三 dì sān1.复姓。汉田广孙田癸为第三氏。见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三十。 |
第一审 | 第一审 dì yī shěn法院对案件的最初一级审判。在我国,普通的第一审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但是性质较严重、问题较复杂、影响较重大的第一审案件,按其不同程度,分别由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就是终审。 |
第恐 | 第恐 dì kǒng1.只怕。表示拟测。 |
第三人称 | 第三人称 dì sān rén chēng/chèn/chèng1.在言语活动中﹐指称说话人与听话人以外第三方的﹐为第三人称。如"他"﹑"她"﹑"它"﹑"他们"等﹐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运用第三人称是最常见的叙述方式。 |
第二国际 | 第二国际 dì èr guó jì社会民主党和社会主义工人团体的国际联合组织。第一国际解散后,随着工人运动的兴起,来自欧美二十二个国家的三百多名国际社会主义者于1889年7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代表大会,宣告第二国际的成立。初期在恩格斯的领导和影响下,基本执行了马克思主义的路线。恩格斯去世后,逐渐分裂为左、中、右三派。因右派和中派占据领导地位,第二国际日趋堕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的大多数社会民主党支持帝国主义战争,第二国际从此不再是无产阶级的组织,最后陷于破产。 |
第三国际 | 第三国际 dì sān guó jì又称“共产国际”。全世界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性组织。随着第二国际的破产和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1919年3月在列宁领导下,三十个国家的工人政党和组织在莫斯科召开了国际共产主义代表大会。大会通过列宁起草的《共产国际宣言》、《共产国际行动纲领》等文件,宣告共产国际的成立。凡参加第三国际的各国共产党都是它的支部。第三国际在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和反法西斯战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1943年6月经 |
第二声 | 第二声 dì èr shēng1.指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去四类字调中的阳平声。如"旁""魔""琦""檀"等字调为第二声。 |
第一义谛 | 第一义谛 dì yī yì dì1.同"第一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