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世界的拼音、解释、组词
第三世界的简介:
dì sān shì jiè
毛泽东划分“三个世界”的内容之一。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摆脱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统治,取得独立的新兴国家。它们的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70%以上。从20世纪50年代的万隆会议到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已成为世界上反帝、反殖、反霸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
毛泽东划分“三个世界”的内容之一。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摆脱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统治,取得独立的新兴国家。它们的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70%以上。从20世纪50年代的万隆会议到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已成为世界上反帝、反殖、反霸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
- AI解释
词语“第三世界”通常指的是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方面相对处于中等水平的国家或地区。这个概念最初是在冷战期间提出的,用来区分发达国家(第一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或新兴国家(第二世界)。后来,“第三世界”逐渐被更多地用于指代那些欠发达和发展中国家。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一系列新兴独立国家的涌现,发展中国家开始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球事务中发挥影响力。这些国家共同提出了不结盟运动,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寻求自主立场。
-
经济特征:第三世界国家通常面临着经济增长缓慢、贫困率高、教育卫生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
-
社会发展:这些国家的社会结构可能相对复杂,既有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有现代化因素的冲击。同时,它们在社会正义和人权方面的问题也时常受到国际关注。
-
政治环境: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体制多种多样,包括单一制、联邦制等。虽然部分国家采取社会主义模式,但大多数是实行市场经济制度或混合经济。
造句
-
由于第三世界的许多国家长期受到贫困和疾病的困扰,国际社会应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援助力度。
-
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急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
跨国公司在进入第三世界市场时,应当考虑当地的法律环境、文化差异及社会责任问题。
-
通过合作项目和知识转移,发达国家可以为第三世界的国家提供帮助,促进其社会经济的发展。
-
在联合国框架内,第三世界国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提案,关注全球治理中的公平性和包容性。
分词解释
第
dì
1 次序:~一。次~。等~。2 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科~。及~。落~。3 封建社会官僚贵族的大宅子:宅~。府~。门~。进士~。4 但:运动有益于健康,~不宜过于剧烈。5 姓。
三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世
shì
1 一个时代,有时特指三十年:~代( ➊ 很多年代; ➋ 好几辈子)。~纪(指一百年)。流芳百~。2 一辈一辈相传的:~袭。~家( ➊ 封建社会中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 ➋ 《史记》中诸侯的传记)。3 人间,以与天上相区别:~上。~俗( ➊ 流俗; ➋ 非宗教的)。~故(➊处事待人圆滑,“故”读轻声; ➋ 处世经验)。~态炎凉。4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全地球、人间或宇宙;宇宙的一部分:~界。举~瞩目。公之于~。5 姓。
界
jiè
1 边境,一个区域的边限:~石(标志地界的石碑或石块)。~标。~址。~线(❶两个地区分界的线;❷不同事物的分界;❸某些事物的边缘)。~限(❶不同事物的分界;❷尽头处,限度)。地~。2 范围:眼~。世~。自然~。3 按职业或性别等所划的人群范围:教育~。科学~。各~人士。4 指大自然中动物、植物、矿物等的最大的类别:无机~。有机~。5 地层系统分类的最高一级,相当于地质年代中的“代”。“界”以下为“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