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堂的拼音、解释、组词
第二课堂的简介:
dì èr kè táng
1、指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开辟~,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增长才干。2、指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
1、指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开辟~,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增长才干。2、指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
- AI解释
《第二课堂》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在学校或教育机构中,除了常规课堂教学之外组织的各种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社会实践等。这些活动旨在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和特长。它不仅仅局限于校园内部,在一些社区中心也常常设有类似的项目。
详细解释
- 概念:第二课堂是与第一课堂教学相对的概念,它是学校或教育机构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目标而设立的补充性学习环境。
- 内容范围广:它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艺术、科学实验、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等,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目的意义:通过第二课堂的学习和参与,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领域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及社会责任感。
造句
- 李明特别喜欢学校的第二课堂活动,每次美术小组的绘画课他都积极参与。
- 在数学兴趣班里,小王不仅解决了许多复杂的数学问题,还学会了如何用编程解决实际问题。
- 学校组织的环保实践活动让张华更加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激发了她加入学校绿色社团的兴趣。
- 每周三下午,图书馆里的阅读俱乐部都十分热闹,同学们在那里分享图书心得和故事。
-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设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比如辩论赛、戏剧表演等。
分词解释
第
dì
1 次序:~一。次~。等~。2 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科~。及~。落~。3 封建社会官僚贵族的大宅子:宅~。府~。门~。进士~。4 但:运动有益于健康,~不宜过于剧烈。5 姓。
二
èr
1 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2 双,比:独一无~。3 两样,别的:~话。不~价。
课
kè
1 教学上的一个阶段:上~。~时。~间。旷~。授~。~余活动。2 教学的科目:~程。~表。基础~。专业~。~本。~文。3 教书讲学或攻读学习:~徒。~读。4 古代的一种赋税:国~。完粮交~。5 使交纳赋税:~税。~役。6 机关、企业等行政上的单位(现亦称“科”):会计~。7 迷信占卜的一种:起~。
堂
táng
1 正房,高大的房子:~屋。~客。~倌。礼~。澡~。2 同祖父的亲属关系:~房。~兄弟。3 旧时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大~。公~。过~。4 量词:上了一~课。一~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