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东征的拼音、解释、组词

第一次东征的简介:

dì yī cì dōng zhēng
1925年1月,占据广东东江地区的军阀陈炯明,在英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支持下,乘孙中山北上之机,以“救粤军总司令”名义,率部进犯广州。广东革命政府以粤、滇、桂、湘各军组成东征联军,以黄埔军校教导团和学生军为主力,于3月底击溃陈炯明主力。4月20日,滇军进驻惠州,第一次东征胜利结束。

  • AI解释

第一次东征》这个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组,因此需要具体解析其可能的含义。根据历史记载和语境推测,这可能是指特定时期内某个国家或组织首次发起向东面地区的军事行动或探险活动。为了给出更准确的解释和造句,让我们假设这是一个虚构的历史事件或文学作品中的情节。

解释

  • 第一次东征:通常用来描述某个人、集团或者国家首次进行向东方向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或是探索活动。这里“东”字可以指地理方位上的东方,也可以是象征意义的东面区域,如文化、科技、经济等领域的扩展或交流。

造句

  1. 历史上,明朝派出的郑和船队进行了多次远航探险,其中第一次东征标志着中国与东南亚乃至更广阔海域国家之间的首次大规模友好交往。
  2.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决定发动对东部地区的第一次东征,试图通过武力征服江东孙权的地盘。
  3. 为了拓展市场和资源,一家大型跨国企业计划开展第一次东征,在中东地区设立新的业务中心。
  4. 第一次东征不仅是一场军事战役的开始,也是双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关键节点。
  5. 小说中的主人公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终于在第四次尝试中成功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东征任务。

请注意以上造句是基于假设的情景构建的,并非实际历史事件或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如果《第一次东征》特指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故事,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进行更准确的解释和应用。

分词解释

1 次序:~一。次~。等~。2 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科~。及~。落~。3 封建社会官僚贵族的大宅子:宅~。府~。门~。进士~。4 但:运动有益于健康,~不宜过于剧烈。5 姓。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1 第二:~日。~子。~等。~要。2 质量、品质较差的:~品。~货。3 等第,顺序:~第。~序。名~。4 化学上指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两个氧原子的:~氯酸。5 中间:胸~。6 量词,回:~数(shù)。初~。三番五~。7 旅行所居止之处所:旅~。舟~。~所。8 姓。

dōng

1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方。~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流。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股~。~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3 请客出钱的人:作~。4 姓。

zhēng

1 远行:长~。~途。~夫。~人。~衣。~帆(远行的船)。2 用武力制裁,讨伐:~服(用力制服)。~讨。~伐。~战(出征作战)。南~北战。3 召集:~兵。~募(招募兵士)。~集兵马。4 收集:~税。~粮。5 招请,寻求:~求。~稿。~婚。~聘(招聘)。~询(征求意见)。6 证明,证验:~引(引用,引证)。信而有~。7 表露出来的迹象:特~。~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