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战场的拼音、解释、组词
第二战场的简介:
dì èr zhàn cháng/chǎng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英国、美国在西欧开辟的反法西斯德国的战场。1941年德国进攻苏联后,苏德战场成为主要战场。1942年起,苏联敦促英、美在西欧开辟对德作战的“第二战场”。1944年6月,英美联军在法国西北诺曼底地区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英国、美国在西欧开辟的反法西斯德国的战场。1941年德国进攻苏联后,苏德战场成为主要战场。1942年起,苏联敦促英、美在西欧开辟对德作战的“第二战场”。1944年6月,英美联军在法国西北诺曼底地区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 AI解释
《第二战场》这个词组通常与历史或特定时期的政治军事背景相关,主要指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除了直接对抗纳粹德国的欧洲和苏联主战场之外的一个重要的战略地区。这个概念最早由盟军提出,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被确定下来,主要指北非、意大利以及后来的法国等地区。这些地方虽然不是直接与纳粹德国军队的正面交锋之地,但对削弱德国的力量和最终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解释
- 定义: 第二战场通常指的是在主战场上之外,为了分散敌军力量或作为战略支援而开辟的战区。
- 历史背景: 在二战期间,“第二战场”这个概念主要应用于盟国为打开西线战场、减轻对苏联的压力以及加速纳粹德国崩溃而采取的战略行动。
- 意义: 这一策略体现了战争中的联合与协同作战思想,通过多条战线共同施压的方式最终实现全盘胜利。
造句
- 在二战期间,开辟第二战场是盟军重要的战略决策之一。
- 第二战场的设立不仅分散了德军兵力,还为最终全面反攻奠定了基础。
- 德黑兰会议后,第二战场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并成为盟国共同作战的重要依据。
- 通过在北非地区建立第二战场,盟军成功削弱了纳粹德国的军事实力。
- 第二战场的存在证明了战略思维的重要性——通过分散敌方力量以达到全局胜利的目的。
分词解释
第
dì
1 次序:~一。次~。等~。2 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科~。及~。落~。3 封建社会官僚贵族的大宅子:宅~。府~。门~。进士~。4 但:运动有益于健康,~不宜过于剧烈。5 姓。
二
èr
1 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2 双,比:独一无~。3 两样,别的:~话。不~价。
战
zhàn
1 打仗:~争。~机。~绩。~略。~术。~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2 泛指争斗,比高下:论~。争~。3 发抖:~抖。寒~。胆~心惊。4 姓。
场
cháng,chǎng
1 平坦的空地,多指农家翻晒粮食及脱粒的地方:~院。2 量词,指一事起迄的经过:下了一~雨。3 集,市集: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