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的组词
鞭常见的组词有:鞭弰,鞭击,鞭抶,鞭棰,鞭约近里,鞭辔,鞭驱,鞭石,鞭痕,鞭声,鞭哨,鞭靮,鞭凳,鞭弭,鞭磔,鞭镫,鞭打快牛,鞭责,鞭茁,鞭勒,鞭捶,鞭丝帽影,鞭擗向里,鞭扑,鞭笞天下,鞭呼,鞭炮,鞭桶,鞭朴,鞭爆
| 词语 | 解释 |
|---|---|
| 鞭弰 | 鞭弰 biān shāo1.鞭梢。 |
| 鞭击 | 鞭击 biān jī1.鞭打。 |
| 鞭抶 | 鞭抶 biān chì1.用鞭抽打。 |
| 鞭棰 | 鞭棰 biān chuí1.鞭子。亦用作比喻。 2.鞭打。 3.比喻督促﹑勉励。 4.征服,控制。 |
| 鞭约近里 | 鞭约近里 biān yuē jīn lǐ犹言鞭辟近里。 |
| 鞭辔 | 鞭辔 biān pèi1.鞭子和马笼头。借指随从效力。 |
| 鞭驱 | 鞭驱 biān qū1.比喻驾驭﹑驱驰。 |
| 鞭石 | 鞭石 biān shí1.《艺文类聚》卷七九引晋伏琛《三齐略记》:"始皇作石桥,欲过海观日出处。于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城阳一山石,尽起立。嶷嶷东倾,状似相随而去。云石去不速,神人辄鞭之﹐尽流血,石莫不悉赤,至今犹尔。"后遂以"鞭石"为神助的典故。 2.相传难留城(今湖北宜昌)山上有一石洞,洞中有两块大石,俗名阴阳石。阴石常湿,阳石常燥。每遇水旱不调,百姓便进洞祈福。天旱则鞭打阴石得雨,雨多则鞭打阳石天晴。事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夷水》。后作为乞求晴雨和洽的典故。 |
| 鞭痕 | 鞭痕 biān hén1.鞭打的伤痕。 |
| 鞭声 | 鞭声 biān shēng1.抽鞭的声音,指古代官员出行,衙役等执鞭驱令行人回避,以示官威。 2.策马扬鞭时的响声。亦借指征战。 |
| 鞭哨 | 鞭哨 biān shào1.赶车时鸣鞭吆喝的声音。 |
| 鞭靮 | 鞭靮 biān dí1.鞭子和马缰绳。借指随从效力。 |
| 鞭凳 | 鞭凳 biān dèng1.见"鞭镫"。 |
| 鞭弭 | 鞭弭 biān mǐ1.马鞭和弓。 2.借指戎马生活。 |
| 鞭磔 | 鞭磔 biān zhé1.鞭笞磔裂。 |
| 鞭镫 | 鞭镫 biān dèng1.亦作"鞭蹬"。亦作"鞭?"。亦作"鞭凳"。 2.马鞭和马镫。借指马具。 3.借指马。 4.犹麾下﹑左右。 |
| 鞭打快牛 | 鞭打快牛 biān dǎ kuài niú越是走得快的牛,越是用鞭子打它,让它走得更快。比喻赏罚不明,奖懒罚勤。 |
| 鞭责 | 鞭责 biān zé1.鞭挞以责罚。 |
| 鞭茁 | 鞭茁 biān zhuó1.初生的鞭笋。 |
| 鞭勒 | 鞭勒 biān lè1.比喻督促控制。 |
| 鞭捶 | 鞭捶 biān chuí1.鞭子。 2.鞭打。 |
| 鞭丝帽影 | 鞭丝帽影 biān sī mào yǐng马鞭和帽子。借指出游。 |
| 鞭擗向里 | 鞭擗向里 biān bì xiàng lǐ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层。形容探求透彻,深入精微。同“鞭辟近里”。 |
| 鞭扑 | 鞭扑 biān pū1.亦作"鞭朴"。亦作"鞭扑"。 2.用作刑具的鞭子和棍棒。亦指用鞭子或棍棒抽打。 |
| 鞭笞天下 | 鞭笞天下 biān chì tiān xià笞:鞭打。指驱使天下的人。 |
| 鞭呼 | 鞭呼 biān hū1.古代官员赴朝会时,武士执鞭呼叫示威戒警以驱赶行人。 |
| 鞭炮 | 鞭炮 biān pào①大小爆竹的统称。②专指成串的小爆竹。 |
| 鞭桶 | 鞭桶 biān tǒng1.圆桶状的鞭套。 |
| 鞭朴 | 鞭朴 biān pǔ1.见"鞭扑"。 |
| 鞭爆 | 鞭爆 biān bào1.鞭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