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鞭子的简介:

biān zǐ
赶牲畜的用具:马~。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驱赶牲畜或打人的用具。《儒林外史》第二回:「他便戴了高帽,穿了阔衣,执著鞭子,口里唱著歌曲,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顽耍。」

2. 公驴、公鹿的生殖器。《金瓶梅》第六八回:「且留著那驴子和你早晚做伴儿也罢了。别的罢了,我见他常时落下来,好个大鞭子。」

鞭子》一词主要指的是用于驱赶或抽打动物(如马匹等)的一种工具,通常由绳索与棍棒、皮条等材料制成。在某些语境下,“鞭子”也可以比喻性地指代控制、管理和惩罚的力量。

详细解释:

  1. 实物含义鞭子是一种长条形的工具,主要用于动物驯养和运输中的驱赶工作。
  2. 比喻意义
  3. 在管理或领导中,可以用来形容严格的监督或者严厉的要求。
  4. 形容人与人之间的权力关系时,可以指代控制、制裁的力量。

造句示例:

  1. 农夫手持着皮鞭驱赶着羊群穿过田野。
  2. 教练举起鞭子以激励他的马在赛场上冲刺。
  3. 在这个公司里,管理层使用严苛的标准作为鞭子来推动员工提高效率。
  4. 尽管他不喜欢这种做法,但他明白有时候适当的“鞭策”可以促进团队进步。
  5. 这种严厉的管理方式就像是挂在头顶的一根鞭子,让每个人都必须保持警惕。

分词解释

biān

1 驱使牲畜的用具,柔软像绳子:~杆。~长莫及。2 用鞭子抽打:~打。~扑。~责。~策。3 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教~。4 一种古代兵器,铁制有节,无锋刃:钢~。竹节~。5 编连成串的爆竹:~炮。小~。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