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笞天下的拼音、解释、组词

鞭笞天下的简介:

biān chì tiān xià
笞:鞭打。指驱使天下的人。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鞭策驱使天下百姓。汉书˙卷四十三˙陆贾传: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汉˙贾谊˙过秦论:执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1. 鞭策驱使天下百姓。《汉书.卷四三.郦陆朱刘叔孙传.陆贾》:「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汉.贾谊〈过秦论〉:「执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关于“鞭笞天下”这个词语,并没有直接在古代文献中找到确切记载,但是根据其结构和用法推测,“鞭笞”一词往往有惩治、鞭打的意思,“天下”则通常指代整个国家或社会。因此可以推测,“鞭笞天下”可能是指通过严厉的手段来控制、管理甚至惩罚全国上下的人群或事物,有时带有极端的、过度的意思。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鞭笞天下”并不是一个标准的历史或文学术语,可能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表达,我们可以将其拆解为“鞭笞”(意指严厉批评、惩罚)和“天下”(广义上的国家、社会)两个部分来理解和运用。

以下是五个使用“鞭笞天下”的造句:

  1. 他试图以个人的威权和权力,对全国上下进行所谓的道德监督与惩罚,简直是在鞭笞天下
  2. 在那个时期,一些激进的思想家常常通过文学作品鞭笞天下的不公现象,希望借此唤醒人们的意识。
  3. 政治审查时期,很多知识分子因为言辞过激而遭受了鞭笞天下的命运。
  4. 文艺评论家的任务之一便是鞭笞天下不良的文风与思想倾向,保持文化领域的清新之气。
  5. 在某些历史背景下,统治者可能会对民众进行道德高压和严苛管制,这种做法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无形中的“鞭笞天下”。

请注意,在实际使用时,“鞭笞天下”这样的表达可能并不准确或正式,具体情境下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词语。

分词解释

biān

1 驱使牲畜的用具,柔软像绳子:~杆。~长莫及。2 用鞭子抽打:~打。~扑。~责。~策。3 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教~。4 一种古代兵器,铁制有节,无锋刃:钢~。竹节~。5 编连成串的爆竹:~炮。小~。

tiān

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2 在上面:~头(书页上面的空白)。3 气候:~气。~冷。4 季节,时节:冬~。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上。~宫。7 自然界:~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8 〔~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9 自然的、生成的:~然。~性。~职(应尽的职责)。~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伦之乐。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