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背的拼音、解释、组词
鞭背的简介:
biān bèi
1.古代薄刑之一。鞭打背部。
1.古代薄刑之一。鞭打背部。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代的一种刑罚。用皮鞭抽打犯人的背部。《新唐书.卷一六五.列传.权德舆》:「太宗皇帝见明堂图,始禁鞭背。」
词语《鞭背》的详细解释
鞭背:这个词通常用于描述一种特定的行为或情境,即用鞭子抽打人的背部。然而,“鞭背”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作为一个独立词汇使用,而更多的是作为某些成语、俗语或是特定的历史和文学作品中的表述出现。
-
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 在古代的中国,人们会利用鞭子来惩罚犯错的人或动物,特别是在教育方式较为严厉的时代。此外,在一些历史文献或古代小说中,可能会有“鞭背”作为情节的一部分,用来形容某种惩戒行为。
-
成语或表达:“鞭背”在现代汉语中很少单独使用成词,但是可以作为“笞背”的一部分来理解。“笞背”是指用竹板或其他工具打背部进行体罚。例如,“笞杖三千,罪不容诛”,这里的“笞杖”就是指对犯人的身体惩罚。
造句
- 在古代,鞭背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手段。
- 古代的一些刑罚中包含了对犯人的鞭背。
- “笞背三千”这样的惩罚在古代中国很常见。
- 这本书中描述了主人公被鞭打的场面。
- 虽然现在已经很少见,但“笞背”的说法依然存在于某些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
请注意,在实际生活中,“鞭背”一词并不常用,通常会使用更为具体或正式的语言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分词解释
鞭
biān
1 驱使牲畜的用具,柔软像绳子:~杆。~长莫及。2 用鞭子抽打:~打。~扑。~责。~策。3 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教~。4 一种古代兵器,铁制有节,无锋刃:钢~。竹节~。5 编连成串的爆竹:~炮。小~。
背
bèi,bēi
1 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脊。~包。~影。2 物体的后面或反面:~面。刀~。~后。~景。3 用背部对着,与“向”相对:~光。人心向~。4 向相反的方向:~地性(植物向上生长的性质)。~道而驰。5 避开,离开:~地。~井离乡。6 凭记忆读出:~书。~诵。~台词。7 违反:违~。~离。~信弃义。8 不顺:~运。~兴(xìng )。9 偏僻:~静。10 听觉不灵: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