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虫疑冰的拼音、解释、组词

夏虫疑冰的简介:

xià chóng yí bīng
比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

  • AI解释

夏虫疑冰》这个成语出自《庄子·秋水》,原意是指夏天的昆虫不知道有冰这样一种东西的存在。后来常用以比喻见识短浅的人对未知事物妄加猜测或判断,表现出的见解是错误的。

成语解释

  • 出处: 《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 拘于时也。”
  • 释义:比喻由于眼界和经历有限而产生误解或错误的看法。
  • 用法:多用于形容那些见识浅薄、不理解事物本质的人。

造句

  1. 小王刚到北方工作,他对南方的朋友说:“这里冬天的雪就像冰淇淋一样。”这真是“夏虫疑冰”啊!
  2. 看问题要有全局观念,否则就容易像“夏虫疑冰”,被局部现象所蒙蔽。
  3. 有些老人对年轻人的新潮事物总是持有偏见,其实他们只是“夏虫疑冰”,不了解这些事物的本质价值。
  4. 别人刚入行时的疑惑和担忧就像“夏虫疑冰”一样幼稚可笑,但正是有了这些疑问,才能更好地成长进步。
  5. 一些科学家对自然现象往往能提出令人惊叹的新见解,因为他们不受“夏虫疑冰”的局限。

通过上述造句,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方式。它不仅能够用来描述误解或偏见,还能表达出对于新事物的无知或对旧观念的固守。

分词解释

xià

1 一年的第二季:~季。~天。~令。~播。~熟。~粮。2 中国朝代名:~代。~历。3 指中国:华~。4 姓。

chóng

1 节肢动物的一类:昆~。益~。雕~小技(喻微不足道的技能)。2 动物的通称:大~(老虎)。长~(蛇)。介~(有介壳的虫子)。

yí,nǐ

1 不信,猜度(duó):~惑。~问。~心。~团。~虑。~窦。~点。~端。猜~。怀~。半信半~。2 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案。~难。~义。存~。

bīng

1 水因冷凝结成的固体:~块。~凌。~箱。~窖。~雕。~封。~球。~镇。~释(像冰一样融化,喻嫌隙、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淇淋。2 结晶成固体,呈结晶形的:~糖。~晶石。3 使人感到寒冷:~手~脚。4 用冰贴近东西使其变凉:把汽水~上。5 洁白明彻:~绡。~心。~清玉洁。~肌玉骨(a.形容妇女的皮肤;b.形容梅花的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