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礼的拼音、解释、组词
夏礼的简介:
xià lǐ
1.夏代的礼法。
1.夏代的礼法。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夏代制定的礼法。《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夏礼》一词主要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记载,特指中国历史上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所建立和实施的社会制度、宗教仪式、礼仪等。由于夏朝的史料有限,关于“夏礼”的具体描述并不详尽,但它往往被看作是中国早期文明的一部分。
在古代文献中,“夏礼”更多地作为一种象征性的概念存在,用来与后来的周朝(公元前1046年-前256年)等其他朝代的礼仪和制度进行对比。儒家经典《左传》中有“夏礼吾能言之”的记载,表明了对夏朝文化的肯定态度。
以下是五个使用《夏礼》一词或与之相关概念构造的句子:
- 历史学者们常常通过对夏商周三代的研究来探索早期中国的文化发展轨迹,《夏礼》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 在古代中国,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形式,它更深层次地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如《周易》中曾提到的“行夏之时”。
- 中国古代的一些哲学家们认为,“复归于夏”的思想有助于寻找人类文明的根源,从而更好地指导现代社会的发展。
- 虽然关于夏朝的具体历史细节已难以考证,但通过研究《史记》等古代文献中对夏礼的描述,我们仍能窥见其社会制度和文化面貌的一角。
- 在探讨中国传统文化时,人们经常提到“夏商周”的概念,《夏礼》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代表了中国文明早期的重要成就。
请注意,“夏礼”这一术语并非现代汉语常用词汇,在实际使用中应注重语境的正确性。
分词解释